[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教師角色轉化 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要扎實訓練學生語言技能,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能力。那么,教師如何實行角色轉化,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一、教學內容鮮活
1.激活教材。首先,小學生學的英語材料一般比較簡短、形式單一。我們盡可能把這些語言材料放入各種能聽、能看、能觸摸的情景中去,使靜態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其次,我們注意新舊知識串聯,做到以舊引新,以新溫舊。再次,根據學生興趣,靈活增減教材內容,改變原來“沒有教的就不必學,教材上的一定要學”的做法。
2.演活教材。小學的教材內容以對話為主,角色表演不失為活化教材的一個好方法。當對話經過學生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演繹時,書上的語言材料被演活了。
3.用活教材。教師借助教材,使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相聯系。所以,我們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充分聯系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學生自己、家庭、班級、學校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等等。
二、教學手段靈活
1.情景的豐富性
(1)直觀手段創設情景。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手勢、表情等設置情景,便于學生明白句子的意思和使用場合,引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電教手段創設情景。在教學中,采用電教手段呈現情景,電教手段的運用使得畫面更加精美,課堂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2.活動的多樣性
(1)唱唱跳跳。唱歌是小學英語教學不可少的活動,幾乎每個學生都喜歡。所以,我們每教一首歌,必加上一定的動作,這樣拍拍手,動動腿,或運動一下全身,再隨著輕快的音樂,學生就大唱起來了。
(2)做做畫畫。借助做做畫畫,使學生理解單詞和句型,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反應能力。
(3)玩玩演演。我們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常發現,兒童的幽默感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我們利用這一特點,在扮演角色開展角色游戲時,有意地強調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聲音來做對話。讓學生產生了對比,從而加深了印象。在教學中,我們盡量安排“角色表演”,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
三、師生關系新活
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既是師長又是朋友,這一點在新課程實施中顯得尤為重要。
1.擺正“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確立師生平等。所以,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師道尊嚴”的思想,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形式,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
2.擺正“好”生與“差”生的關系,促進全員發展。教師要關心愛護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首先,教師要承認差異。雖然學生在接受知識方面有先后快慢之分,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色。我們對每一個學生都抱以積極的、熱切的期望,并樂于從多個角度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這正如我們經常說的和做的“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展并發現學生的潛能?!逼浯?,正確對待差異。教師要經常反省自己在對待不同學生上的態度,一方面,對“好”學生不護短,盡量公開、公正、公平地評價學生;另一方面,適當關注困難生,做到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心有意幫助扶持困難生,但這些又做到滴水不漏,順理成章,以免“廉價的表揚和幫助”傷了學生的自尊。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只有當以人的發展為本位,更好地轉化教師角色時,教師才能做到把情感教育和英語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才能構建真正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機整合的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溧陽市文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