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通過其特有的教育模式、功能,在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大規模集體和小規模的常規個體的形式開展各式各樣的實踐教育項目,也鍛煉了同學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不僅得到了提高,也激發了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的積極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 實踐教育 育人 作用
目前,傳統高等教育由于種種原因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脫離實際、脫離生產、脫離社會的現象,尤其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講授書本理論較多,學生普遍不夠重視。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實踐教學。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學的效果。
哈爾濱工程大學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既包括常規的農村實踐、社區實踐、企業實踐、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項目,同時,還將社會調查、參觀和勞動實踐納入進來,完善了高等教育的實踐教育體系。
一、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搭建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通過讓學生走進農村,來到社區,到企業鍛煉等項目的開展,為大學生提供了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通過向社會、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提供自己所學的知識,既是實施有效育人的需要,同時也為社會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社會對知識和人才的渴求,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鍛煉本領的機會。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搭建了協調社會無限需求和大學生有限能力之間的橋梁,因此思想政治實踐教育不斷深入拓寬,已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的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有助于學生加強對國情、對社會的了解,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成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樣,在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開展過程中,同學們還能夠親眼看到城鄉的深刻變化,親身體驗到黨的富民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和幸福,深切體會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這對大學生進一步明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念,加深對黨對社會主義中國的熱愛之情起到了強有力的催化作用。真正的讓許多課堂上老師講過許多遍但很難熔成自己的知識,通過社會實踐來深化、升華和強化,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更好地加速了學生社會化的進程
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只有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才能夠更好地為這個社會服務。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項目的開設,真真正正地讓學生參與到社會中來。在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項目開設過程中,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明顯地獲得了成功。例如,哈爾濱工程大學目前共建設了112個城市社區社會實踐基地,每年在日常社區實踐中,近萬名同學參與當中,真切地了解到社區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細胞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到農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真正的沉到社會最底層,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了解了中國農村的生活、經濟、衛生現狀,提高自己的知識面和認識層次;通過企業實踐,了解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也了解到學習怎樣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
學生在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項目開展過程中,自己對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上、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現實性上、處理人際關系的主動性、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自覺性上都更多地具有“社會人”的特征。他們自己也感到通過接觸社會,使得原有對社會生活的神秘感、陌生感消失了,也認識到客觀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曲折多變的,對將來的人生道路又充滿了更多的自信和勇氣。因此,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加速了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三、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只是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開展的最基礎的目的,而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則更能夠完整的培養社會主義所需要的人才。
學生在參與實踐的同時,不僅僅要帶著好奇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要帶著研究的課題下去。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要求每一個參與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項目的團隊,都要按照計劃,事先準備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研究課題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認真分工,做好調研工作,收集相應地數據和資料,最后完成調研報告。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最好的途徑。每一位團隊成員在實踐中設計調查問卷、親自走訪、發放回收問卷、分析收集整理的數據、最終完成一篇調研報告,這是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最好體現;最后,通過總結提出好的對策和建議,就是學生鍛煉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表現。
四、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提高了學生為社會做貢獻的積極性
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激發為國家建設而勤奮學習的熱情。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所長,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學生積極性得到提高,進而更好的去參與實踐活動當中。在實踐教育中,同學們本著“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指導思想,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為企業生產獻計獻策,開展科技服務,既服務了社會,也鍛煉了自己,使自己的動手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等都不同的程度的有所提高,社會對學生參與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肯定,也使同學們找到了自己與社會的結合點,在奉獻中充實自己,在為人民服務中體現個人存在的價值。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作為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項目之一的志愿服務活動,學校每年有規模的組織大型項目100余項,小型的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項,其中,不僅包括日常的支教、扶老、助殘、捐贈,還包括一些大型會議及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工作,每年都會幫助學校和社會近千名人員,捐贈資金物品十余萬元,為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活動促使大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大家深深地體會到,只有腳踏實地、艱苦奮斗,才能有所收獲;沒有很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根本無法實現人生的價值,增強了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奉獻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學生為社會作貢獻的積極性。
育人是學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責,在目前的傳統教育體制下,脫離實踐的教學模式不可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而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恰是彌補現有教育弊端的最好的一種方式。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項目、運作模式以及特有的功能在育人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培養社會主義的新型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商光成.大學生社區實踐活動的育人作用.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2]廖曉麗.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及育人作用.天府新論,2006,(S1).
[3]吳學兵.試論實踐育人的德育意涵.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
[4]張培營.充分發揮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育人作用.思想#8226;理論#8226;教育,2005,(05).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