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材是高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搞好教材管理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教材管理隊伍,才能適應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材 管理人員
教材是高等學校“人材、教材、器材”三項基本建設之一,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搞好教材管理,滿足教材供應,對落實教學計劃、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都起著積極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社會需要人才,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面向教師、學生及時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教材。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教材領域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是教師不斷推出內容新、體系新、方法新、手段新、且具有改革特色的高水平新教材;二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教材更新改版的周期也越來越短;三是教材發行形成了以新華書店為主,以出版社、教材代辦站乃至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為輔的多層次、多渠道的教材發行新模式。四是教材管理手段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已在教材發行和管理中全面應用。這種教材建設和教材發行的多元化,給教材管理機構和教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問題,帶來了新難度,因而也提出了新要求。要適應這種新問題、新難度和新要求,除教材管理機構要深化改革、改變管理模式之外,教材管理人員面臨的迫切任務就是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教材專業隊伍,建立一支精干的高質量的教材管理隊伍,對教材管理隊伍素質提出新要求。
一、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熱愛教材事業和教材管理工作,愿為高校教材事業貢獻力量,這是教材工作者必須具有的責任。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教學活動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教材是育人之材,在教學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熱愛教材管理工作,才能忠于職守,盡心盡力;只有熱愛教材管理工作,才能始終以主人翁的態度兢兢業業地工作,在教材管理工作上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
在教材管理工作中,要牢固樹立為教學、為師生服務的觀念,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要從傳統模式中的以管理者為中心轉變為學生服務為中心,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和做好教材為學生的服務,將方便學生用書和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作為教材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教材管理服務中要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二、具有奉獻精神,能吃苦耐勞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項服務性很強的工作,它直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廣大師生,是一項既細致又辛苦的工作,有腦力勞動,也有體力勞動。不論酷暑嚴冬,要經常往返書店、車站、出版社之間。如果沒有全心全意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思想,缺乏任勞任怨的精神,是根本不能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的。我們知道,在公休日和寒暑假,教職員工大都能得到較好的休整,而教材工作人員這時還在加班加點,收發教材,有時教材到貨沒有人手,幾千至上萬冊圖書,也要親自搬運,這自然會比別人多吃一些苦,多受一點累,如果缺乏吃苦耐勞、不計名利、樂于奉獻的精神,要想做好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十分困難的。所以說,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甘為人梯的品德是做好教材工作的基礎,也是教材事業對我們教材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了解本校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
高等院校擔負著教學、科研兩大任務,隨著高校事業發展,教學層次越來越多,開出課程不斷出新,一個學校所用教材少則幾百種,多則數千種,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理、工、農、醫,等等,既有邊緣科學,又有交叉科學,這就對教材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教材管理人員掌握學校的發展規劃和教學計劃,了解培養目標、人才市場和學科專業發展動態,對學校教學所需教材的門類、品種、數量和內容適宜程度做到心中有數。為此,要能主動向有關領導和部門了解和征詢有關情況和意見,不能被動等待,高校的教材建設重點是放在教材選用上,將本校開設的各門課盡可能多地選用優質教材,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礎,這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務。現在教材品種越來越多,往往同一門課的教材會出現內容繁簡有異、難易程度有別的數種不同版本,這就要求教材管理人員能從茫茫書海中尋找出所需要的教材,并能對同一種類教材進行思想性、科學性、適用性、圖文質量等多方面進行比較,以求選出最適合本單位的教材。對已使用或正在使用的教材,也必須堅持質量跟蹤調查。這就需要教材管理人員對本校各專業教學大綱和專業發展有一定的了解。
四、掌握計算機操作方法和技能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全面應用到教材管理中。在教材管理工作中使用計算機技術,是教材管理工作的一次飛躍。它有利于教材管理人員擺脫繁忙的事務工作,騰出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教材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教材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有利于促進教材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和決策的科學化。
近年來,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專業門類和課程種類不斷增加,加上課程多種媒體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教材的品種和數量也在遞增。因此,由各種各樣的教材引發而來的各種報表、賬目、清單等,使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靠傳統的手工操作已經難以應付工作,再加上開放教材供需,學生選課、選教材,數據的傳輸匯總,工作的速度要非常快捷,效率要非常高,否則就難以實現工作目標。應用教材管理專業軟件,建立教材管理系統,實現系統網絡化管理已勢在必行。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園網,應利用校園網絡這一平臺,處理和傳送大量的統計、打印、發行等信息,同時實現網上查詢、訂書、售書,讓教師、學生可以利用校園網隨時隨地查詢、預訂和購買到自己需要的教材和用書,還可以利用校園網大力推廣介紹優秀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開展對使用教材進行質量跟蹤、信息反饋等活動,將教師、學生對所使用教材的意見進行搜集,建立教材使用檔案,為選擇教材、評選教材提供依據,從而實現教材管理的現代化,提高教材管理的效率。因此,一個合格的教材管理人員,必須掌握計算機操作方法和技能。
五、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項由許多部門組成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學校教材主管部門的事,還要涉及到各系、教研室、教師、學生;對外涉及到出版、印刷、交通、郵電、書店等部門。從制訂教材計劃到訂書、供書,自始至終都需要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善于觀察和判斷,根據教材供求矛盾急劇變化的情況作出決策。紛繁復雜的教材管理工作,沒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是不能擔當此重任的。隨著社會發展,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加購銷渠道多樣化,師生需求多變化。因此,也就必須對教材工作實施嚴格的計劃管理、質量管理、制度管理。要掌握教材編輯、出版、訂購信息,全國眾多的出版社,每年要發布大量的高校教材出書預告、訂購單,要注意收集最新內容介紹和出版發行時間等信息,經過收集、整理、分類、比較、選擇等工作,根據教材的適用性和及時性原則,將新內容或提高性內容及時推薦給主管領導、部門和任課教師,以利選擇。高校教材發行渠道也在多樣化,除傳統的新華書店包銷外,有出版社的直銷、高校內部的交流和“互銷”、還有教材編著者的“自銷”等。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本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根據適用、及時的要求,全面掌握教材市場信息,選擇適宜的供貨渠道,做到信息靈敏、渠道通暢,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每學期開學初教材發放中,也應做到規范有序,不出差錯,及時地把教材發行到師生手中,這些都需要我們的教材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秋.淺談高校教材管理員的職業素質培養[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74-75.
[2]張蓮英.淺議新時期高校教材干部素質[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128-129.
[3]林開仕.高校教材科學管理幾點思考[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389-392.
[4]劉國超.淺談學校教材管理員的職業素質培養[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12):335-336.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