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的教育包括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關愛弱者、關愛需要救助的人等,其愛的過程都離不開感情的交流。音樂是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不難看出,音樂課所表達的內容是表達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教育,即愛的教育。
【關鍵詞】音樂課 愛的教育 學生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它的最基本要素是節奏和旋律。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分。不難看出,音樂課所表達的內容是思想感情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教育,即愛的教育。其最終目的仍然可以理解為自我實現的實踐性活動。
一、愛的教育是音樂課之本
愛的教育包括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關愛弱者、關愛陌生人或救助的人等。其愛的過程都離不開感情的交流。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音樂是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是落實愛的教育最前沿的學科,不是單純學技術的科目。在評價音樂課的過程中,有著眾多的標準,其中有一種標準幾乎成為音樂教師的共識,就是本課是否完成了教學目標。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會出現,學生在這一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是否在本課獲得愉悅,或者增進了與學生的感情。這些看似與音樂無關的東西恰恰決定了音樂課的質量。筆者認為,愛是音樂教育之本。要想讓學生喜歡課堂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觀察學生情感釋放的度。試想一下,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只關注知識與技能,或關心的是教學流程完成的情況,并不關心學生上課的情態,學生上音樂課像上其他課一樣(聚精會神、認真聽課、遵守紀律等),那將會是什么樣的課堂,這必然會離開音樂的本質。筆者曾看過一節國家級優秀課(沈陽的老師在南京上唱游課《咱們東北好地方》),上課播放的是南京的名勝古跡,立刻接近了與學生的關系,利用愛家鄉的手段首先實施了愛的教育。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情緒自然地進行了愉快的學習,整節課師生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這節課學生的情感釋放度在時間上100%、人數上100%,個體測算不出來,看樣子多數學生已達到極限。這節課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把愛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其它知識與技能堪稱為幸福課堂了。本人在音樂課上盡量追求情感表達,使學生喜歡音樂課堂,在這個前提下去完成教學內容,學生離開音樂室的時候,音樂課的愉悅并沒有結束,他們會把它帶到下節課,甚至會調節他們一天的情緒,這個情緒不是他們學會了某首歌曲或者其他知識帶來的,而是他們得到了愛,釋放了感情。因此說愛是音樂課教育之本不為過。
二、愛的教育是自主學習的紐帶
自主學習區別于自學,自學是在某些壓力下離開老師的學習,自主學習有很多定義,本人有一種傾向是:在自我需要的前提下或依托老師或離開老師的學習。學校音樂教育是有限的,如果學校音樂教育是愛的教育,那么教育就會無限延伸。這種延伸很大程度是在音樂課上你所給予學生的音樂非智力因素的多少,既興趣、動機、情感等。如果音樂課只強調聲樂效果或其它知識與技能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那么,好的學生只能達到老師的要求水平。試想,學生連老師都超越不了,還談得上什么社會進步。
三、愛的教育落實于音樂幾種形式的探討
1.唱歌課中的歌唱狀態的培養
唱歌課不僅要追求聲樂效果,更應當直接尋找愉快的歌唱狀態,讓學生喜形于色。若尋找愉快的歌唱狀態老師必然始終面帶微笑,這種簡單的微笑就已經給學生很多愛了。
2.欣賞課中人文化與藝術性相結合
欣賞課的內容仔細探究一下,是不是提示了人類生活,對愛情的渴望,對幸福的追求。而老師往往回避對愛情的分析,使得作品純藝術化。“反映現實生活”不結合實際純藝術化的講、聽、練,枯燥無味,怎能喚起學生興趣,怎能理解高深的古典音樂,例如,人音版十五冊第七單元《小夜曲》,這一單元是藝術歌曲,藝術歌曲大多是愛情歌曲。讓初中生學唱、欣賞愛情歌曲學校不亂套了嗎,事實并非如此,給學生講清道理:中華民族是一個既含蓄又浪漫的民族,早在2500年前的《詩經》的國風#8226;周南#8226;關雎中,就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樣的名句了。其實你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到了愛情篇,例如,安徒生的《白雪公主》等,你們會唱的或聽過的中國民歌愛情篇也不少,例如,《康定情歌》《敖包相會》等,他們知道了愛情題材并不是音樂課才接觸,就會信任你,其他學科涉及這樣的內容太少,學生正處在青春萌動期,聽了人文化與藝術性相結合的話語會拉近老師與同學的關系。
3.對學生的評價也需要善意的謊言
評價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情,來不得半點虛偽,但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決不能一棍子把學生的學習熱情打掉,有時也需要善意的謊言。這樣的評價或許對其他學生有些不公平,但就他本人則是巨大的鼓舞,或許會激勵他一生的進步,相信其他學生也能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4.會說話的眼睛
老師的眼神充滿了鼓勵,學生就更加喜歡你,進而會喜歡音樂課。當一名學生想表現自己而又猶豫不定時,給他鼓勵的目光勝似千言萬語,再配合及時的表揚,長此以往,學生看到你那充滿希望與鼓勵的眼神,就會信心倍加,有了一次成功,其他的成功就會接踵而至。
5.風趣幽默的語言能改變音樂課的走向
音樂課說的話不多,其道理很簡單,音樂是實踐性的課,無論是情感表達還是挖掘知識與技能都需要課堂的客體學生活動來實現。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語言要準確、幽默、風趣,什么時候說,說到什么程度,到底起多大作用,能否產生巨大效應。教師語言不僅為課堂服務,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對你這個人產生好奇,他喜歡聽你講,進而就會增進師生感情,使本來愉快的課堂會更加自然、和諧,師生渾為一體。那樣,駕馭課堂就不是老師了,是全體師生,課堂就不會被老師一個人壟斷。
在課堂上體現愛的教育有多種形式,筆者所敘述的只是在本人課堂上最有效的方法,提出來與同行探討。
綜上所述,音樂課探討的議題是愛的教育,用熱心去彌補才華,勝過用才華去彌補愛心。
(作者單位:遼寧大連開發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