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對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過硬的師資隊伍是達到這一教學目的的堅強保證。本文從目前高職高專師資結構、教學方法現狀存在的問題入手,結合旅游行業企業,高職高專師生問卷調查的資料,提出了以培養高職高專旅游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為核心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
【關鍵詞】旅游英語專業 語言交際能力 師資建設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游業市場前景廣闊。旅游產業進一步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旅游從業人員隊伍作保障。鑒于此,許多高職高專院校都開設了旅游相關專業。但因其產生的時間不長,在培養模式上仍采用傳統的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與實踐相脫節,導致培養出的學生與市場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學生使用英語語言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筆者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元月間,以“高職高專旅游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研究”為題,針對全國7所高職高專以及4家旅游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75%的畢業生其語言交際能力能夠完全滿足和基本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
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既有學生因素,也有教師因素。所以,本文從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出發點進行研究。
二、教學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現在很多高等職業院校依然延續傳承了舊的教學模式,沒能體現出高職教學的特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教學形式傳承學科本位
目前很多教師是在學科本位下形成的知識體系,很多情況下是在重復自己上學時老師授課所采用的方法:重講授,輕實踐;重語法,輕口語。忽略了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以及旅游專業技能的培訓。
2.教師自身復合能力欠缺
高職旅游英語中的專業英語和旅游方面的知識都是基礎。因此,高職旅游英語專業在設計課程結構時,應強調以應用為本。《綜合英語》、《聽力入門》、《旅游學概論》、《導游實務》等課程由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和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教師分別授課。英語課程的授課教師,其自身的英語水平可能非常高,但對旅游專業知識卻一知半解;旅游專業教師由于自身英語水平所限,無法將旅游專業方面的一些重要詞匯及國際旅游市場的最新動態傳授給學生。教師自身的這種能力欠缺直接導致學生在職業能力獲取時的相互脫節,因而在英語交際能力、旅業務能力基礎之上的復合能力培養就無從談起。
三、探索培養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教學實踐
1.強化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本次問卷調查顯示:63.5%的教師認為,在英語語言運用過程中,學生迫切需要提高的語言技能是口語;68.3%的學生認為,在英語語言運用過程中,迫切需要提高的語言技能依然是口語;56.8%的企業認為,在工作中,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最重要的是聽說能力。
英語在旅游中主要是口頭交流,流利的英語表達是服務的基礎,也是了解服務對象的基礎。口語在該課程的設置中屬于根本和核心,因此旅游英語課程的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口語表達為核心和基礎。
口語教學中,教師應該:(1)先聽及說。這是對初級學習者實施的教學方法。(2)注意口語訓練的層次性。(3)營造良好的氛圍。旅游要的是情景和氛圍。教師在口語訓練的過程中,即要主動地營造師生間良好的英語口語氛圍。
旅游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也是其一個很重要的層面。本次問卷調查顯示:68.8%的學生認為,影響英語口頭表達的主要因素是詞匯與語法;71.6%的學生認為迫切需要提高的語言知識是詞匯。46%的教師認為影響學生英語口頭表達的主要因素是詞匯與語法;43.1%的企業認為,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不足的主要方面表現在專業詞匯,其次是聽說能力(36.4%)。詞匯教學主要是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教師不宜讓學生逐個記憶,而應引導學生將單詞串成串。在學習單詞的同時,學習其相應的前綴、后綴、同義詞、反義詞以及單詞所涉及的一些固定表達方法。然后再把單詞融人具體的文章中,以生動的語境串聯生詞,使得單詞在學生的記憶中成為一連串有意義的符號。知道了相應的詞匯后,還要重視對句子和篇章的教學。
2.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必須與旅游專業培訓相結合
旅游英語從專業的角度上說是讓學生能用英語提供旅游服務,還要讓他們懂得旅游產業的相關知識,但在目前的教學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旅游英語教學中,為突出旅游的專業性而加大相關專業知識的比重,使旅游英語過于重視旅游專業理論而忽視了旅游應用語言的培養。有的旅游英語教學又過分強調語言應用的通用性卻忽略了和旅游業這一大前提相結合的專業特殊性。因此,要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從兩者的有機結合入手:首先,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要以旅游方面為內容。其次,必須用英語來系統講解旅游專業相關知識,要介紹最新國內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再次,必須引導學生把旅游理論知識和英語語言實際運用相結合。
四、提高教師素質,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專職教師應既懂英語又懂旅游,具備旅游+英語的復合教學能力。如選派英語教師參加各種旅游專業知識的培訓。安排實習指導教師時,采取1十1的方式,既每組實習指導教師都由一個旅游專業教師加一個英語專業教師組成,組織學校教師到校企合作企業各部門進行實際操作,安排教師到合作企業掛職進修。通過教師參與企業管理,指導企業經營,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同時又獲得了實習環境,提高了教學的實踐性。
兼職教師應是長期工作在旅游行業一線的從業人員。如資深的涉外導游,酒店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等。學校把他們請進來,參與學校教學,把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教訓以案例的教學形式引入課堂。充分發揮這些人的專業特長和實際操作運用知識的能力。名副其實“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旅游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證。
五、結束語
從目前旅游市場實際來看,雖然大多數的畢業生的旅游英語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與實際工作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從而反映出當前的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學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對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希星,王鵬.高等職業院校旅游英語專業教學實踐探索.中國高教研究,2006,(7).
[2]郭小川.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學生能力構建的研究.職業技術, 2006,(20).
[3]鄧秋萍.探索旅游英語專業英語課的教學改革.職業技術, 2006.
[4]陳學春,葉婭麗.論旅游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4).
[5]林艷麗.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探析.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5,(10).
(作者單位: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