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寫作的有效性一直是寫作教學的首要目標。本文作者多年從事商務寫作教學,發現阻礙學生有效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移情”意識。本文擬指出傳統寫作教學中標存在的不足,并闡述了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移情意識的必要性,以及應如何在寫作過程中建構移情。
【關鍵詞】寫作教學 移情意識 情感性指數
一、引言
商務寫作是現代商業活動中主要而又有效的書面溝通形式。如商業書信從信息互動的角度看,其話語方式屬于非即時的一種書面言語交際行為。如何使寫作更有效性一直是寫作教學的首要解決的問題。寫作的過程是一種思維的過程,也是一種高級心理活動,同時是寫作者對自己所傳遞的信息以及目標讀者/受眾的認知過程。需要傳遞的不僅是商業信息同時還有情感信息,是一次完整的交際的過程。一封成功的商業書信娓娓道來卻不流于絮叨;平易近人卻不過于親昵;清楚明了卻不過分簡單;行文專業卻不沉悶乏味。
在信函寫作中作者應從讀者的語境視野,包括心理世界、交際意圖、社會文化因素、相關商業情景及某一領域專業知識來建立共知語境,也即移情。移情的作用在于在寫作者與讀者之間喚起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一種認同感,使傳遞方的思想和想法引起接收方的共鳴并達成默契,為實現某個既定的商業目標奠定理解的基礎。“移情”也是言語交際中“合作準則”的一種體現,保證了所要傳遞的信息得到最佳關聯,使交際目標得以迅速實現。本文作者多年從事商務寫作教學,發現阻礙學生有效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移情”意識。本文擬從商業書信撰寫這一視角對傳統寫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學生在寫作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探討,指出并闡述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移情意識的必要性,以及應如何在寫作過程中建構移情。
二、學生寫作中反映出的問題
商務寫作的終極目標是有效、及時傳遞商業信息,實現特定商業目標。因此,有效寫作的評判標準是: 簡潔得體的語言、明晰連貫的語篇結構、禮貌積極的語氣、完整的內容,同時還要體現出成熟的業務思維。筆者在多年的寫作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寫作時考慮較多的是對已知信息的簡單傳遞,而對移情意識感知較少,有諸多問題反映在寫作中:
1.寫作以自我為中心,對目標讀者的心理期待未予以充分考慮
學生在寫作中習慣使用“我”, “我公司”,甚至是“本公司”多于“你/您”或“貴公司”,過分強調自身一方.反映出對目標讀者的實際需求、愿望、與興趣關注不夠,重視不夠。
2.寫作目標不明確,或未表明寫作真實意圖
寫作中隨意性較大,對寫作意圖和寫作目標沒有認真考慮。商業信函通常是以利益為導向的。成功的寫作應包含兩大目標:商業目標和人際關系目標。為了使交際更有效,寫作者應在寫作過程中實現這兩個目標。寫作中沒有提及明確的寫作意圖,使交際的有效度大大降低。重要的還會延誤商機。只有明確了寫作意圖,才能組織信息選擇合適的傳遞方式.
3.信息的處理與傳遞、細節的提供不當
(1)語篇的宏觀結構邏輯性較差,語義段之間不夠連貫,缺乏對信息處理的總體把握。跨文化意識薄弱,在組織信息時太直接,特別是未考慮不同信息(“好消息”與 “壞消息”, “正面信息”與 “負面信息)的傳遞方式。
(2)對細節的處理詳略不當,重點信息不突出;對自我介紹篇幅過大或過分強調,沒有考慮目標受眾的感受;信息缺乏針對性,或沒有提供必要/重要的的信息。
4.語氣與語言正式程度把握不當
寫作中語氣生硬,語言不夠禮貌得體,具體反映在選詞過于口語化,對讀者不夠尊重;對消極詞匯與積極詞匯的選擇把握不當;以自我口吻表述,基調冷淡而缺乏親和力,情感因素考慮較少等。
上述諸多問題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實際反映出傳統的寫作教學中不足:偏重教學寫作技巧和語言規則,語言結構的使用,文化教學理念缺失,在寫作過程中沒有注重對學生“移情”意識培養。
三、移情意識
寫作的過程是一種將信息進行語用處理的過程。語用因素的結構化產生認知語境。認知語境是人們對語言使用的有關知識,是與語言使用有關的,已經概念化或圖式化了的知識結構狀態。語言使用時,交際方根據交際場合的需要,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激活有關的知識語境內容,使之投入使用。(熊永亮, 1999:115)寫作離不開一定的情景。寫作者的思維應是移情式的,即作者在寫作前對目標讀者的心理預期進行推理和假設,這也是將作者的意圖更有效地傳遞給讀者,實現既定商業目標的關鍵。在寫信時應在作者與未來讀者之間建立起一個共享的認知語境。寫作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過程,是寫作者以自己的語境視野對目標讀者和語篇信息進行認同或推知的過程,是作者對相關語境認知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探察和選擇,因為針對某一具體寫信目標而言,并非所有的語境因素都是同等重要,須視與寫作目的的關聯性大小而加以選擇。寫作中的移情正是基于這一語言認知觀。
“一封有效的商業信函由三個要素構成:寫信人、信息、及目標讀信人。寫作的過程不僅是與一個特定的商業情境打交道,同時也是與目標讀者打交道。寫作本身也許并不需用很深奧的學問,但卻需要精心組織各類信息,包括“積極的”或“正面的”、“消極的”或“負面的”信息,并將信息以一種能引起讀者感興趣的方式編碼,傳遞,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得到他們的認同,并促使他們采取相應行動,最終實現作者所預期的商業目標。”(Gartside,1976:102)所以,移情是實現與讀者有效的溝通和取得預期商業目標的前提。移情即是指在寫作者與目標讀者中建立起共鳴,獲得讀者情感上的認可.移情的作用旨在使信函中傳遞的信息能激發讀者采取一定的行動,如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更仔細地去閱讀;如作者所愿在讀者心目中樹立起恰當的公司形象,如保守而專業;不拘禮節而又幽默等。
四、在寫作中建構移情
寫作過程中“移情”的實現是分層次逐步實現的:寫作之前先要分析目標讀者的個性特征,對他們的心理期待作出推理,進而明確寫作目標;寫作中要根據實際商業情景及目標讀者群確定信函語體的正式程度,選擇合適的語氣和措詞;及有效的信息組織與傳遞方式;寫作完成后可對信函的“情感性指數”進行量化的評估。
1.分析目標讀者與確立寫作目標
在撰寫商業信函時寫作者的態度很重要。在寫作之前須考慮三方面的因素:寫作意圖;目標讀者;以及希望讀者明白什么。考慮寫作意圖將有助于作者決定如何處理、編碼信息;考慮讀者將有助于分析目標讀者的個性特征極其心理預期;考慮最后一點則有助于作者確定簡潔明了而又具體的行動目標,使信息得以快速,有效傳遞。商業信函通常是以利益為導向的,作者應利用現有知識語境或心理圖式,結合特定商業情景和讀者的工作,對讀者的個性特征進行合理推導,如 “生產者缺乏耐心,專注而有野心,目標明確,喜好競爭……信息搜集者獨立自主,理智嚴謹,有條不紊……是十足的事實導向者等。”(Cleland, 2003: 10)如建立業務關系的信函宏觀語義結構應包括:說明信息來源→言明致函目的→本公司概述及產品介紹→激勵性結尾。
2.語氣和措辭的選擇
商業信函中的語氣體現了信函的靈魂,是寫作者旨在向讀者通過信息傳遞的。如果作者選擇一種禮貌的語氣,他的態度可能給讀者留下一個良好、積極的印象。他的寫作意圖,即商業目標就會容易被讀者理解,并受到歡迎,相反結果可能令人不滿意。如果寫作者能正確預設目標讀者對信息意義的期待和理解,能被讀者所愿意接受,則能得到讀者有力的回應。商業信函中所傳遞的積極的、高調的語氣能創造出一種心理影響,“體貼感”與“包容意識”。這些都有助于建立一種良好的、愉悅的人際關系。在現代國際商業活動中公司間或企業間的這種良好關系的維系是非常重要的,寫作中能以禮貌得體的語氣、有效、完整地表達寫信人的意圖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良好專業素養和成熟的業務思維體現。如使用簡單明白的詞語,使意思更清楚,則更易于為讀者接受。相反,使用復雜的詞語只能顯示作者想炫耀自己的知識,這無形中拉大了與讀者的心理距離和身份差異距離。因此,詞語所傳遞的不僅是信息本身,同時還傳遞了信息的深層內涵。合適的語氣體現出作者對讀者的尊重。如果作者希望目標讀者能考慮信中提出的請求,理解所關心的問題,那么就應使信函體現出愉悅,務實,真誠的語氣。
3.信息的組織及傳遞
“信息對商務活動至關重要,商業信息具有功能性和目標導向性。企業為了商業目標而獲取信息,利用信息來實現商業目標。每一封信通常都包含主題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寫信闡述觀點的過程實際是向讀者表明作者的態度。有效的信息交流應通過移情盡可能使寫作者所陳述的主題信息與目標讀者的預期相一致。寫作者應仔細考慮讀者的態度。否則,寫作者的情感因素,如生氣、屈尊、優越感或失望等,都會干擾信中所傳遞的信息的含義。”(Joe Bernadine, 1979:39)。寫作過程中“如何寫”的問題與“寫什么”的問題同樣重要。 “如何寫”主控信中的情感信息,而“寫什么”則主控信中的主題信息。
此外,信息的處理與組織也體現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模式。“英美文化在書面語體方面主張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信首,將結論、建議放在最前部分,而背景信息置之最后。這種“直截了當”的方式是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新西蘭,以及北歐人常采用的。即按直線式,歷時順序傳遞信息。但法國人卻認為這種直接的方式非常無禮、唐突,被認為“不愿與我們建立關系,只想做生意,不想了解我們。”(VarnerBeamer,2006:145)日本文化在傳遞信息時經常采用“間接性”言語策略,即先提及理由或原因。這也表明寫作者處理信息的細致與老練,顯示委婉而非直率的交際風格,更重要的是也體現了移情意識。
在信中提供必要的細節體現出作者對讀者的關切和體察。但究竟要提供多少細節則取決于接收者/讀者的文化。如在提出請求時提供詳細的,大量的信息,則表明了傳遞方與接收方之間的較為平等的關系,有著共同的目標。但在回復請求時提供信息,則表示對合、,建立信任、彼此之間關系等的關切與考慮。如以數字,數據或圖表方式等提供具體信息,則可以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但對自己公司的介紹用很大的篇幅是大忌,撇開具體客戶而又缺乏針對性很容易讓讀者產生厭煩情緒,應考慮到對方的心理接受與興趣。因為讀者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希望所看到的信息與他們有關,令他們感興趣。寫作者應在寫作之前從讀者的語境視野來推導他們的愿望,心理感受,可能對來信的反應,了解他們所關心的,所感興趣的,及可能希望得到的。
4.“情感性指數”是用來評估對讀者的關注程度,是實現移情的重要變量。可從語氣、措辭、傳遞信息方式等幾方面體現。事實證明,越重視讀者的心理期待,尊重他們的愿望,溝通就越有效,也就越能很好地實現作者的寫作目標。首先“情感性指數”指在信中有多少次提及目標讀者,審視作者是否對自己公司進行了過分的強調。 “…通過將文章中提及讀者的次數與談及自己公司的次數相比,可大致了解信中在多大程度上作到了以利益為導向,對讀者又有多大的吸引力。”(Cleland, 2003:49)一般而言,“情感性指數”越高說明對讀者的重視,洞察“他們的需要程度越高。表達方式可包括:(1)使用代詞 “你們”代替“我們”;(2)對讀者的暗指(包括祈使句中省略的主語代詞“你們”),在傳遞顯性的意圖同時還隱性地傳遞積極的信息;(3)寫作者在信中較低調地“退居二線“,將信息聚焦于讀者極其所關注的,或對共同利益的描述等。
五、小結
“移情”的建立旨在使寫作者能從讀者的視角審視一個特定的商
業情景。一封禮貌得體的商業信函能充分體現寫信人的移情意識,以及良好的職業素質。因為寫信人在寫信過程中將目標讀者的思想、觀點、預期及情感都予以充分的考慮。另外,移情還表現在寫作者以一種能使受者對信息感受愉悅的方式來組織,傳遞其主題信息,從而使交際更有效。移情也是創造一種“和諧”,使作者和讀者處于一個共享的知識語境,實現情感上的互動,使雙方的心理距離縮短,產生共鳴,有利于關系的維系,業務的發展,最終實現一種共贏的理想結果。
本文以商業信函寫作為例進行探討,以期對現行寫作教學的改進有所啟示:(1)移情意識的培養能從文化、思維上著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有效性。將移情意識植入寫作教學不無裨益。(2)要克服傳統教學中對學習者思維活動不夠重視的不足,應在教學中從認知語言學和認知語用學角度引導學生建構語篇的宏觀結構和心理圖式,以達到信息的最佳關聯和最有效傳遞。(3)在教學中引入文化教學的理念,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思維和跨文化意識。(4)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可建立相關商業寫作方面的語料庫,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研究,探討寫作教學創新與改革的思路和模式。
參考文獻:
[1]Carol, L Debbie, D. Business Correspondence[M].U.S.A: PR Donnelley Co, 2002.
[2]Cleland, J. Business Writing for Results[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3.
[3]Gartside, L. Moder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3rd edn[M].GB: The Chaucer Press, 1976.
[4]Joel, B Bernadine, B. Effective Business Correspondence[M].NY: .Halliday Lithograph, 1979.
[5]Leo, J Richard. A New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2nd edn[M]. Penguin Books Ltd, 2003.
[6]Richard, H. Business Writing[M].Chicago , U.S.A: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1977.
[7]Varner, Iris Beamer, Linder. 全球化工作環境中的跨文化溝通[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本文系2006年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類一般項目
課題名稱:語用學與商務外語中的言語行為策略研究 項目編號:06MS015.
(作者單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商務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