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啟動了對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施。本文以生物工程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為切入點,對雙語教學的含義及本質、雙語教學中師資隊伍、教材和教學方法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生物工程 雙語教學 探索
一、生物工程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生物工程專業開展雙語教學有其迫切的現實背景,教育國際化趨勢和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形勢,客觀上推動了雙語教學的發展。生物工程正在逐漸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物工程產業是我國今后10年重點發展的九個技術產業之首。一方面,生物工程領域一直以來都是歐美日等國家占據領先優勢,科技優勢決定語言優勢,這些學科在世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英語教學,論文發表和學術交流也以英語為主;另一方面,生物工程領域包括微生物、酶、細胞、基因四個大工程,應用領域廣,并且隨著生物工程全球化的加深,生物工程專業的內涵必將得到不斷豐富和發展。同時,國內高校不斷引進國外的高校教師來國內講學,以提高教學質量,增進國際交流。從教育創新的角度來講,雙語多媒體一體化教學將是生物工程專業教學中開創性的教學模式,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水平、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經。為了使培養的大學生跟上學科發展的最新進展,使其具有原始創新能力、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能力,就要求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未來的生命科學工作者,不僅應該掌握目前已有的生物科學基礎理論和知識,而且更有必要掌握如何從外文資料中獲取知識的正確方法。因此,各高校生物工程專業有必要實施雙語教學,以符合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需求。
二、雙語教學的含義及本質
1.雙語教學的含義
《郎曼應用語言學詞典》對雙語教學的解釋為The use of the second or a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由此可見,“ 雙語教學” 的含義應是:將學生的外語或第二語言,通過教學氛圍的營造,經過不同階段的訓練,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語的表達水平。這一定義也體現了雙語教學過程中平穩過渡、梯度推進、不斷提高的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指用漢語和一門外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的學科教學。英語是世界通用性語言,因而我國的雙語教學主要是指使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進行的教學。
雙語教學的形式可分為“浸入型”、“保持型”和“過渡型”。我國的語言環境是以漢語為主,以外語為輔,這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我國的雙語教學是以加強英語為出發點。在我國“雙語教學”不能等同于“全英語教學”,而是把英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專業課的教學,但絕對不排斥使用漢語,對所需掌握的知識重點進行必要解釋,以避免由于語言滯后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因而,我國的雙語教學仍屬于外語教學范疇,應當是“保持型”的雙語教學。
2.雙語教學的本質
雙語教學不同于單純的語言教學,大學英語是以普通語言為中心,專業英語是以專業語言為中心,而雙語教學則是以專業知識為中心。大學英語是基礎,專業英語是紐帶,雙語教學則是具體應用,三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的、互相補充又互相促進的關系。專業英語教學是要讓學生了解專業英語的常見表達方式和專業術語,為開展雙語教學做好準備和過渡。雙語教學是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的專業教學,開展雙語教學是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的延伸和深層次改革,是在學科專業領域內,通過雙語教學,使學生能以英語作為工具來了解國際上該學科前沿的最新進展,獲取新概念與新理論。
生物工程雙語教學的目標主要有兩個:一是語言目標,即要提高英語教育的水平;二是知識目標,即要提高生物工程專業教育的水平。雙語教學要達到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的同步提高,培養既精通生物工程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應用英語進行專業技術交流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最終,使學生能夠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際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地切換。
在生物工程雙語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專業知識為中心來組織教學,以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為前提,英語僅僅是教學語言,是工具,是媒介,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和策略。開展生物工程雙語教學使專業教學能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拓寬師生的學術視野,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獲取國外先進科技成就的能力,從而提高生物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緊跟世界潮流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
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
目前,生物工程專業的雙語教學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在實踐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師資問題。雙語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接觸最新的科技發展,因此,教師必須首先是生物工程專業或相應學科的專家,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很強的業務素質,對生物工程專業的發展有很好的把握,對專業發展前沿有較深的了解。所以,雙語教師必須同時是英語語言專家和學科專家,只有將這兩個角色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完成雙語教學的任務。沒有堅實的語言基礎就無法用英語傳遞學科知識;沒有對學科基礎知識和前沿動態的真正把握,也達不到學科內容學習的目的。針對我國現階段如何建設一支合格的雙語師資隊伍,一些學者進行了較為深入地探討。(1)引進外籍教師。選擇一些漢語水平比較高的外籍教師擔任雙語教學的課程;(2)教師的職前培養。一些學者提出了開設以雙語教育師資為培養目標的專業;研讀雙學位以及建立大學公共英語課“2+2”模式等職前培養的方式。(3)教師的在職培訓。選派專業素質較高的青年教師到國內重點院校進行短期培訓;有條件的院校可以選擇出國培訓,不但可以快速提高外語水平,而且可以更新專業知識。
雙語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貫徹專業教育素質與外語教育素質相結合、科學的教育理念與合理的知識結構相結合、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相結合的原則。
四、適宜的雙語教材是實施雙語教學的基礎
對于生物工程專業的師生,能否利用好雙語教學這個特殊環境用英語、學專業,學科英文教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選擇一本適宜的學科英文教材進行雙語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專業知識。雙語教材可選用國外引進的英文原版教材、影印本教材和自行編寫的教材。
1.引進英文原版教材。國外的英文原版教材具有知識更新快、內容豐富、實用性、可讀性強等優點。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能夠使學生學習到較新的專業學科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專業知識,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去分析解決問題,并且還有利于教師借鑒國外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但英文原版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生物工程專業教學。漢語與英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系,兩者具有不同的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法和習慣,因此,英文書在內容的編寫及闡明論點的方式上與中文書一般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成為其學習專業知識的推動力,但對于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這種差異會使其對雙語教學望而生畏。
2.使用影印本教材。國內一些出版社發行了影印本教材,與原版教材相比,影印版教材價格便宜,解決了外文教材價格較貴,一般學生不能承擔的矛盾。教師可根據自己課程的特色和要求選用影印本,這也是解決雙語教材短缺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但生物工程專業的影印本教材種類不多,可選擇的余地較少,一些專業甚至沒有影印版教材。
3.自行編寫教材。自行編寫教材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更符合我國生物工程專業教學實際,真正做到量體裁衣。同時,自行編寫教材還能夠調和英文表達方式與中文觀察認識世界的方法的差異,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專業知識。自行編寫教材的關鍵是語言表達準確、語言難度適當,各高校應根據具體實際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開展學科英文教材建設,鼓勵并資助教師編寫學科英文教材。
五、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深入實施雙語教學的保障
雙語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手段,是對傳統的單語教學的重大突破。但單一地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語言還不能滿足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我們更應該輔之以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雙語教師需要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雙語課堂上,教師應更加注重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與學生進行交流。針對生物工程專業課程中公式多、圖表多、學科發展快等特點,可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等現代化手段制作課件,以圖片、動畫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不會因為個別詞匯不了解而影響專業知識的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采用師生之間雙向交流的啟發式、交互式、討論式教學模式。注意激發疑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把教學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換到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發展創造力相結合。從長遠來看,雙語教學必將成為一種教學制度,這就要求有更多的教師積極投身其中,扎扎實實地探索適合本校“雙語教學”的模式、方法和手段。
六、結語
總之,盡管生物工程專業實施雙語教學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對其理論與實踐中諸多問題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雙語教學是我國各高校生物工程專業與國際接軌和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要。隨著國家和社會對雙語教學的重視以及教學工作者對雙語教學的研究、探索與實踐,雙語教學必將在提高我國生物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促進其與國際接軌和培養國際化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思安,歐陽斌.提高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6,(6):126-129.
[3]李模琴.雙語教學及其雙語教師隊伍建設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3,13(4):57-59.
[4]朱秋華,洪霞,劉艷山.論學科英文教材在雙語教學中的作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6,8(6):611-612.
[5]李輝婕,吳國俐.雙語教學方法探討[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2(2):135-136.
本文系2007年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地方高校生物工程與技術類專業主干課程英漢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
(作者單位:黑龍江齊齊哈爾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市豐臺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