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初步歸納了詞匯講解的主要方法。主要從詞匯詞義擴展、構詞法的運用、一詞多義現象及語境對于詞匯的影響等方面入手,以擴充學生詞匯量為目的進行了方法總結。
【關鍵詞】英語課堂 詞匯教學 方法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滿足閱讀要求,客觀上隨著對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相應地對學生記憶單詞的技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單詞的記憶枯燥乏味、無從下手,但只要教師教法得當,也是有章可循的。作為客觀的存在,單詞構詞法和詞義演變都有一定的規律。教師要抓住這些規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更多、更牢靠地記憶單詞。結合近幾年的課堂教學實踐,筆者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把握詞匯擴展
英文單詞中一詞多義現象十分常見,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詞匯記憶時,我們必須要抓住詞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詞義,一步步推導得出其它的引申含義。如root一詞,基本詞義為“植物的根部”,擴展到“毛發、牙齒等的根部”,再到“根源、根基、根本、詞根”。很多詞都有這樣的特征,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教學中的一些簡單詞匯的了解,并擴展其詞義認識。
再者,單詞的短語延伸在我們英語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文單詞和漢語一樣,看起來沒有什么規律可循,一個個地死記硬背,學生很難擴大詞匯量,而且長此以往會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多、更準確地掌握詞匯呢?“單詞、短語相關教學法”是我們最提倡的課堂講授方式之一。這一方法就是將單詞和短語聯系起來,并加以必要的推廣,讓學生記住同一單詞的不同搭配和意義。例如,我們很常見的一個詞turn,其本身的詞義:旋轉、翻轉、轉彎等,講解它時,給出它的基本含義,并造句后,我們可以同時給出它的一些較為常用的習慣搭配,如:turn round (轉身、反向), turn down (拒絕、調低), turn on (打開), turn to (求助), turn up (開大音量), turn over (翻轉、移交)等。這樣,從主體詞的角度,我們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單詞本身的含義,又豐富了學生日常用到的短語搭配。反之,從副詞或介詞的角度,我們也可以按照規律擴充學生的詞匯知識。如up一詞,作為副詞本身就是“向上”的意思,當其與動詞連用的時候,又常常表示“完全、徹底”之含義,進而我們可以給出例子,“burn up”(燒光),“use up”(用盡)等詞組,這樣就會給學生一個較為形象的認識。此外,我們在詞匯講解中,不可避免地會多次使用例句,但我們在使用“單詞、短語的相關教學法”時,就要避免出現太多復雜的句子,特別是在復習之前學過的短語時,我們可以給出復合短語。如當我們在講解settle down (定居、安定下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同時給出settle down to work (安下心來專心工作)。這樣的例舉方式可以調節課堂節奏,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加深對詞匯的認識。
而且,在課堂講解中,近義詞的引入是很重要的一個擴充學生詞匯量的過程。但是,教師在授課時所提出的近義詞盡量是在學生可理解的詞匯范圍之內,甚至是已學過的單詞。例如,當我們講解到establish這個詞的時候,可以給出build, set up這樣的近義詞,但如果進一步的講授construct這個近義詞的時候,便會讓許多學生產生困擾,所以在給出的近義詞的“度”這個方面一定要注意。
二、有效運用構詞法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要迅速擴大詞匯量,并能準確地抓住單詞的意思,學習和掌握構詞法也是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多向學生講授常用的詞根、前綴及后綴等構詞法知識,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達到有效的擴大詞匯量,識別生詞的目的。
有些單詞,特別是科技術語和專業詞匯,單詞較長,背下來比較困難。但如果能把這些詞從構詞法角度進行分解,逐個弄清每一詞根、詞綴及構詞成分的內涵和屬性,就容易牢記了。
如:
interchangeablyadv.交替地
這里,有必要提醒學生注意派生的過程:
詞根changev.改變、替換
加前綴inter-interchange v.相互變化、交換
加后綴-able interchangeable adj.可改變的、可替換的
加副詞后綴–ly interchangeably adv.交替地
通過這種解剖式的分析講解,學生理解和記憶生詞就變得容易了,而且學習單詞也不像以前那枯燥乏味。學生記住了一個詞根,就記住了數個它的衍生詞,這樣記單詞的效率自然也大大提高了。但教師要著重講授一些常見詞綴的含義,如re-他的意義往往是“…again”,“…back”。如return (返回、退還),retell (復述)等。
三、注意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在英語中,除科技術語外,單義詞量較少,大量的詞都是多義詞。而且,一個詞的使用頻率越高,其詞義往往也越豐富。盡管一詞多義豐富了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習者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如文中有這樣的一句“the woman handsome in a plain way…”學生疑惑不解:怎么用handsome而不用beautiful去描寫女性呢?這里教師就該指出:handsome用來描述女性時,一般指身材勻稱,端正莊重,再結合上下文,學生便理解了。
對于任何一篇文章來說,每個單詞的詞義是譯文中非常重要的依據,如果詞義不確切,整篇譯文就難以理解。在專業英語翻譯時,要注意不同專業中常用的詞義,同一單詞在不同專業中詞義完全不同,要注意詞義的選擇。在講解power一詞時,power的基本意義是“力”、“能力”、“精力”、“權力”、等;而在數學中是“冪”、“乘方”;在機械學中指“功率”、“動力”;在電學中意指“電力”、“功率”。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或“行話”。因此,要了解所讀文章內容是哪種專業,做好詞義的選擇。針對一詞多義的情況,指出其在根本含義不發生變化的同時,在不同行業中的用法和意義的差別,利用翻譯來帶動詞匯學習。
四、通過語境來推測詞義
隨著學生外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推理和間接學習的詞匯的需要和可能性也隨之增大。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猜測詞義的方法。猜測詞義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借鑒構詞法,二是聯系上下文語境。一般來說,把兩者結合起來,立足于上下文,借助于構詞法,猜測詞的大概意思就不難了。如下面一段話,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may be horizontal, offering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y may be vertical, focusing on a certain industry or industry unit.
句中, horizontal, vertical這兩個詞學生很有可能不認識,但是從上下文來看,這兩個此應是一對反義詞。很多的學生可能覺得horizontal應該和學過的詞horizon(地平線,視野)的形容詞形式,有水平的,橫向的的含義。那么vertical的詞義也就猜出來了——垂直的、縱向的。這里面我們就使用了構詞法和上下文詞義對比的方法得出了正確的詞義。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猜測詞義,學生普遍感到有趣、靈活,從而學生的自信心便大大地增強了,遇到生詞時也不再只是撓頭。他們樂于自己動腦去分析和猜測,實在猜不出、猜不準時才去求教于詞典。這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好方法。
總之,在英語課堂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老式的詞匯學習、記憶方法中解脫出來,增強其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2]束定芳.略論外語詞匯教學的基本特點與基本原則.外語研究.
[3]解伯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外語界,1990,(3).
[4]鄭述譜.關于詞匯教學中的幾個問題.1990.
(作者單位:吉林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