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的學習指導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活動,通過這種教學活動能使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能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體育教學 指導藝術 學習心理 學習目標 學習過程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會適應三維健康觀,它使中學體育課程與體系的改革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同樣不可忽視。如果教師的指導方法不當或不及時,不僅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容易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在學生學習中發揮指導作用呢?筆者從學習心理、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等幾方面談談學習的指導藝術。
一、學習心理的指導藝術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技術動作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在目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舊錯誤地認為體育教學是以傳授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目的,以培養運動員的模式培養學生。教學內容中的技術動作要求嚴、難度大、標準高,教學過程中教師反復采用各種復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練習,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技術動作的學習上。教師往往只注重田徑技術動作學習的結果,而忽視學生心理的感受和學習態度,致使學生在教師的指揮棒下盲目、被動地學習和練習,這樣勢必使學生產生依賴情緒和畏懼心理。而現代教學理論提倡體育教學使學生獲得認識發展的同時,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心理進行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以便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1.建立友好、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多接觸、多談心,讓學生把教師當做朋友,課堂上教師多用鼓勵的語言,贊揚的目光,商量的口氣,并且尊重學生的每一個想法,激勵學生學習。
2.激發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掌握了學習能力就等于拿到了一把金鑰匙,隨時隨地都可以打開知識的迷宮;讓學生明白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可以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延年益壽,終身收益。
3.開展小型的體育教學競賽活動,學生在比賽中自信心和自尊心最強,開展小型的教學競賽活動,有利于激發法學生你追我趕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將體育場地設計的美觀大方、粉線清晰,器材力爭新穎,并盡量使舊器材煥發新的生命力,這都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再加上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使學生在歡快、寬松的氛圍中學習和練習,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娛樂身心。總之,學習心理的指導藝術表現在教師的激趣和誘導上。
二、學習目標的指導藝術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強調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會適應三維健康觀;使中學體育課程與體系的改革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前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水平,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師生雙方都應圍繞這學習目標進行教和學,并根據目標難易程度,隨時調整教法和學法。例如,單杠教材中一腿擺動一腳蹬地翻上成支撐,筆者給學生設計了一下學習目標。
1.初步學習動作,了解動作的技術要領。在學生學習新的動作時,教師應該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其了解動作的技術要領及動作的全部過程,以便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2.在保護幫助下完成動作,體會身體用力部位。學生對動作有了正確地了解之后,就要通過身體練習,更進一步地認識它,掌握它,而且要把握動作的關鍵。
3.脫保練習,鞏固提高。每一個運動技能的形成都要經過泛化——分化——動作定型三個階段。要使動作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必須經過千百次的身體練習才能實現。如果脫保后還有學生不能順利完成動作,教師要向別的同學提問,看其是因為擺腿時上體后倒慢還是兩臂引體不夠。
4.加強思想品質教育。通過體育教學,把學生的身體鍛煉和社會責任感相聯系,教育學生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樹立集體和民族榮譽感,培養組織性紀律性和經常鍛煉身體的興趣與習慣,發展學生個性,鍛煉意志,培養勇敢、頑強、朝氣蓬勃和進取精神,培養文明行為,陶冶學生欣賞美、鑒別美、創造美的情操。
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了,教師再聯系學生實際,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使教學效果大幅度提高。學習目標的指導藝術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及時輔導和適當提問上。
三、學習過程的指導藝術
1.示范指導,模仿是人類的共性,而少年兒童的模仿性更強,從他們出生之后一舉一動,每時每刻都在模仿當中。所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的示范尤其重要。例如,在跳馬分腿騰越教學中,教師的示范要選擇好位置和方向從助跑——踏跳——頂肩推手——落地等各個環節都要讓學生看清楚,并且還要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對動作的關鍵環節要多次播放,讓學生反復模仿、體會,在經過大量的身體練習,最后學生完成動作。
2.教法指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運用語言法、直觀法、完整法、分解法和矯正法進行教學的同時,最好將這些教法變成引導學生學習的導法。教師合理適時地運用誘導、開導、疏導、輔導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開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鼓勵學生多學多問。這樣既完善了教學環節,又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3.感情指導。以情感人,是體育一大特點,要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過程,教師與學生要通過一定的感情交流,在師生之間架其一座友誼的橋梁,表揚先進,鼓勵后進,使學生感到教師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提高他們上課的積極性。
4.習慣指導。“施教之功,貴在養習。”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決非一日之功,教師必須耐心地準備打“持久戰”。首先,教師要探索一些培養學習習慣的方法,如用一些著名運動員的事跡激勵和感染學生,其次,讓學習習慣好的同學介紹經驗,使他們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努力。最后,教師要制定一些具體的學習規范,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健康發展。
5.信息反饋,學生的自我診斷和評價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注意聽取學生意見,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指導的方法,這樣就會發揚成績,克服不足,找到新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指導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習指導,而且還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指導方法,只有這樣,體育教學才能朝著科學的方向發展,學校體育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單位:河南濮陽市油田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