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注重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培訓,突出職業的針對性和適應性,這是符合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高職教育理念的。但隨著高職教育模式的不斷深入探索,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注重專業化的同時,更注重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意的能力培養。
【關鍵詞】高職教育 高職學生 創新創意 能力培養
高職學生雖未進入一流大學學習,但同樣可以培養成為一流大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意大賽中,高職學生頻頻脫穎而出,已得到充分證明。高職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促進科技進步和增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對其培養的人才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具有先進的知識,較強的動手操作技能,更應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意能力。
筆者就此談談高職學生創新創意的能力培養。
一、營造師生互動氛圍,激發學生創新創意的意識
創新創意人才的培養,需要自由、寬松的探究問題的環境。教師平等、開放、誠實的態度,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形成激勵思考、勇于創新創意、不怕出錯露短的氛圍,大有好處。在創造性教學中,教師應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獨唱”變為“伴唱”,由“主唱”變為“輔唱”,營造與學生互動的氛圍,指導學生自己選擇信息積累知識、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而不是灌輸知識。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發表自己的見解、觀點,啟發學生腦、眼、口、多向交流、互動討論。
筆者在講述《道路與橋梁工程概論》中的路線交叉口時,其中一個內容是沖突點。其定義指的是在交叉口內,兩股車流軌跡線呈交叉形的交會點,以左轉彎車流產生的沖突點最多。沖突點是引起交通緩慢和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消除或減少沖突的方法,是渠化路口交通,實行交通控制或禁止左轉彎。課堂上,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和自己的所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1)設立交通管制;(2)建交通島;(3)修地下通道;(4)修建地上立交等方案。在老師的啟發下,后來施葉芳同學組織其他三位同學對紹興交通的狀況進行調查,寫出了《緩解紹興交通擁擠的可行性方案》,提出了五種可行性方案。參加首屆紹興市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和浙江省“挑戰杯”大賽,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二、強化問題意識,刺激創新創意思維的形成
創新始于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強化、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愛護和培養學生好奇心、求知欲,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尤其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同學對信息的敏感性,會激發思考,引起探索愿望,會尋根探源,開始創新活動。
有一次,筆者在講解鉆孔灌注樁中的正循環、反循環的施工工藝時,講完后就有同學提出該施工方法與平常生活中的螺絲釘工作原理類似,當場,他們就問有沒有預制螺旋樁呢?我大膽肯定了他們的想法,課后他們組織一個團隊查閱了大量的文獻,結合專業知識寫成了《預制螺旋樁可行性的探討》,在第二屆紹興市科技創新創意創業設計大賽初評入圍了。
學生是帶著滿腦子的問題走進教室的,老師在回答他們問題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更多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并不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獨立見解為目的。比如,學習的教材,其中有些知識點欠妥當,有些觀點過于陳舊,有些說法不夠合理,在學習中就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培養學生使用教材而又不迷信教材,相信古人而又不盲從古人,敢于否定他人的思維定式。對傳統的東西要持批判和懷疑態度,由質疑進而求異,另辟蹊徑,突破傳統觀念,大膽創立新說。
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創意大賽,有發表創新創意的空間
通過參加比賽,讓學生明白“培養創新意識、追求創意設計、弘揚創業精神”、突出“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理念,讓學生有發表創新創意的空間。結合資源,并與本地區企業界合作,推廣創新發明活動。
四、建立全新的評價體系,激勵創新創意能力的提高
我們高職教學的目的,不是培養考試型人才,而是要善于將所學的知識化為應用能力,因此要追求考試的正面導向,使之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關鍵是我們的評價方法和評判標準,可以說考試制度就決定了教學方法。
1.以粗線條的等級制取代精細的百分制。對學生的評價宜粗不宜細。要消除分數帶來的種種弊端,淡化追逐分數的心理,把考試當作一種手段,發揮考試的正面激勵功能,使之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取消單一的筆試形式,擴大考核范圍和內容。對學生的考核由單一的試卷成績考評變為按知識、能力、態度劃分的分項評價。學生因個體差異,在某項測試中等級不高,但也許其他各項測評就是他的長處,還有其學習的態度、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生的評價力求達到全面而科學,鼓勵個性發展。
3.以過程性考查為主,總結性考查為輔。注重學生的平時考查和動態管理,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成績以平時為主,期中期未為輔。
4.自我考評和集體考評相結合。在對學生的考評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通過自我評定、學生評、教師評、師生互評等方法,使教與學的雙方考查自己在教與學中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因為評估的過程就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相互促進的過程,它可促使師生努力沿著新的目標前進。
五、結論和建議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要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新型勞動者,就需要有一支職業道德水平高、業務精通、專業技能過硬的師資隊伍。
2.啟發學生創新發明潛能,學校營造教學環境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創造力人人皆有,透過適當的引導,可以啟發其潛能。學校將規劃相關課程,提供創新發明的環境和誘因,引起學生動機,啟發學生創新發明潛能。
3.高職教育要建立全新的評價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高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每位教師要把提高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真正做到實處,給智慧插上翅膀,使高職教育騰飛。
參考文獻:
[1]董玫玫.淺論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J].遼寧教育研究,2002,(12).
[2]李曉蘭,郭鳳寶.論高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職業技術, 2008,(8).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