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個孩子都有音樂潛能,如果能給他們創設豐富的音樂環境,為他們自主感受、學習提供自由的空間,孩子們必定能從音樂中體驗更大的樂趣,獲得閃爍著創造智慧的想象力和驚人的藝術創造力。為孩子創造氛圍、提供機會、關注孩子的能力都成為培養幼兒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培養幼兒 音樂鑒賞 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們在聽音樂的活動中對音樂作品進行感受、鑒賞、品評、理解的一種審美活動。兒童天生就有熱愛和探索音樂的傾向,這種自然的傾向由于天生非自然的強化與訓練,大多無法繼續保持,往往被限制乃至被扼殺。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充分挖掘音樂愉悅身心的自然本質呢?為此,我就音樂欣賞活動中和諧策略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現談談個人的淺見。
一、創設氛圍,讓幼兒在音樂中體驗快樂
1.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音樂,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對自己喜歡的音樂,孩子們往往能主動參與,并積累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如《送我一支玫瑰花》、《挪威舞曲》、《瑤族舞曲》等樂曲旋律優美,節奏清晰,結構完整,其中又飽含著動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積極地體驗著樂曲里喜悅、憂傷等感情色彩。
2.創設輕松愉快的音樂活動氛圍,讓幼兒愉悅、自信地進行交流。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更要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寬松、自由、平等、和諧的活動氛圍,能使幼兒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并在積極的心態下充分地感受、理解、表現。音樂欣賞時,我總是和孩子一起扮演著某一角色,成為他們活動的伙伴,在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中與孩子對話、互動。此時,老師只是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幼兒的意見和想法,時刻關注每個幼兒的不同需求,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
3.音樂活動的方法要盡量的游戲化。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游戲就好像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維果茨基)。而音樂活動結合游戲的形式進行更能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欲望。如《玩具兵進行曲》是一首很適合大班孩子欣賞的樂曲,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了玩具兵、玩具動物行進和表演的情境,把戲劇的形式演化成游戲的形式,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興趣盎然,快樂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提供機會,讓幼兒自主感悟和表現音樂
1.給幼兒的思維松綁。孩子欣賞音樂的角度與我們大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當幼兒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樂時,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在思想上產生積極參與活動的想法。如欣賞《夢幻曲》時,孩子們想象出了很多幽默、滑稽的故事,并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造型表演了出來,雖然很多孩子的動作很稚嫩、滑稽,但是我總能一一給予鼓勵和肯定,給他們的思想松綁,讓他們能大膽地表達出來。
2.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幼兒以充分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表達,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愉悅。
3.誘發幼兒的音樂創作靈感。《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對那些色彩鮮艷、富有情趣的事物易生美感。活動中,我根據主題活動內容及幼兒審美需求,采用圖片、實物、道具、服飾等生動有趣、幼兒易于接受的事物創設環境,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使幼兒樂于表達對美的感受、理解和想象。
三、關注能力,傳授必需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1.借鑒老師的知識和技能,讓幼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音樂欣賞活動中,老師時刻記住一個“引“字,即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學習,從而使她們學得輕松愉快,又有明顯的進步。如在觀看了影片《獅子王》后,孩子們深深地喜歡上了獅子那威風凜凜的形象,空閑時間成了他們熱烈討論的話題。于是我抓住這一時機,及時地組織孩子欣賞音樂作品《獅王進行曲》。首先,我讓孩子們根據頭腦中的表像,想象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如:引子像獅子從山坡上滾下來,從山洞里跑出來:樂句A 像吹號的聲音,好像獅子們在奏樂,歡迎獅王;樂句B 像獅王邁著雄壯而有力的步子威風凜凜地巡視著自己的王國:樂句C 仿佛聽到獅王大聲吼叫,還不時地抖動獅毛,向大家顯示自己的威風。樂句B’是變化了B,好像小獅子在模仿獅王的樣子;結束部分像獅王大吼一聲向小動物撲去。其次,我集中大部分孩子的創意,編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在音樂聲中講給大家聽,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作品的形象。最后,我再配以語言和圖片的提示,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表情、動作去抒發內心的體驗,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之中,當孩子們不能很好的動作表現樂句時,我及時地提供相應地動作供幼兒借鑒,以提高幼兒動作的完整性。
2.借鑒同伴的知識和技能,讓幼兒變單獨思考為相互討論。在讓孩子學會單獨思考的基礎上,應給孩子互相討論、交流的機會,幫助幼兒學會借鑒同伴的知識和技能,以達到相互促進、取長補短。
如在音樂欣賞活動《送我一支玫瑰花》時,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舞蹈基礎,在欣賞時,孩子們被優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著,紛紛隨著音樂舞動起來,于是我在尊重孩子主體性的同時,組織他們互相觀摩、交流。通過經驗分享,孩子們發現到位、合拍的動作更加地優美。于是,老師在個別幼兒示范的時候再次進行強調新疆舞基本動作的要領(如:托帽位、三步一回頭、踏點步)。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學跳著,仿佛一個個都是小小的新疆小姑娘、小伙子,為了更好地表現樂曲,我通過播放錄像,讓孩子們欣賞不同的造型,讓他們感受到合作舞蹈的美妙,在此基礎上,大家大膽想象,友好合作。可見,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老師要適度地放手,讓孩子們在分享中不斷提高。
3.借鑒專業作品,讓幼兒變機械模仿為想象創造。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驚人的模仿力,要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就要將抽象的音樂情景具體化。我們可以借鑒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如《西班牙斗牛舞》、《花之舞》、《快樂圓圈舞》等等,我通過播放錄像、VCD 等形式讓幼兒聆聽音樂旋律的同時,更直接地從屏幕上理解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從而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每個孩子都有音樂潛能,如果我們能給他們創設豐富的音樂環境,為他們自主感受、學習提供自由的空間,孩子們必定能從音樂中體驗更大的樂趣,獲得閃爍著創造智慧的想象力和驚人的藝術創造力。
(作者單位:福建廈門同安區興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