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在對某大學05、06級學生進行SAS抽樣調查的基礎上形成的,主要分析了調查對象焦慮狀況的總體情況,各個指標分布的明細狀況和指標集中趨勢。通過分析發(fā)現,05、06級被調查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良好,沒有明顯的、普遍性的焦慮情緒出現。
[關鍵詞]大學生 焦慮心理 SAS量表
一、SAS簡介
焦慮自評量表(SAS)共有20個條目組成,每一個條目相當于一個有關癥狀,按1-4級評分,其中,正向計分題按1、2、3、4分計;反向計分題按4、3、2、1計分。其中第5、9、13、17、19題為反序記分。SAS的總分等于各條目得分之和,評定結果以標準分劃分。標準分的計算規(guī)則是以總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數,即得標準分,分值越小越好,分界值為50。
標準分小于50分為無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為輕度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為中度焦慮;標準分大于等于70分為重度焦慮。
二、調查對象和抽樣方法
此次SAS測試研究對象為某校05、06級全體學生,采用多階段抽樣和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具體做法是:先以05、06級全體名單為抽樣框,在9個系中隨機抽取3個系;在每個抽中的系中,采取整群抽樣方法抽取一個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抽取了150人為調查對象。此外,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所有開設公共選修課的班級中選取一個規(guī)模為100人左右的班級作為本次調查的樣本。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問卷222份,回收率為88.8%,除去一份空白問卷外,其余221份均為有效問卷。
三、SAS測評結果及分析
表1顯示的是SAS測試的總體情況,標準分小于50分,即無焦慮狀況的有189人,占調查人數的85.5%;標準分大于或等于50分小于60分,即輕度焦慮的有26人,占調查人數的11.8%;標準分大于或等于60分小于70分,即有中度焦慮的有4人,占調查人數的1.8%;標準分大于或等于70分,即有重度焦慮的有2人,占調查人數的0.90%。從總體上看,05、06級被抽查的學生中,心理狀態(tài)良好,出現中度和嚴重焦慮情緒障礙的學生比較少。

表2顯示的是SAS測量指標的明細分布情況,即每一個指標的4個選項上人員分布。從表2中可以看出,正向記分題中,在“臉紅發(fā)熱”、“容易衰弱和疲乏、“常常要小便”三個指標上選擇“相當多時間”的人比較多,分別有24人、31人和33人,占到實測人數的10.9%、14.1%和15.1%。說明有一部分學生正在面臨這個方面的困擾。臉紅發(fā)熱和小便頻繁是許多學生出現緊張、焦慮情緒時常見軀體化反應,只要有過緊張或焦慮體驗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方面的體驗。而容易衰弱和疲乏可以考慮是與部分大學生平時運動量減少有關,特別是女生,在大學中不喜愛運動的占有相當數量。此外,容易出現衰弱和疲勞的感覺可能與心理抑郁有關,由于此量表并非抑郁量表,此類信息無法實測出來,但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可以大膽推測,經常容易感到疲勞和衰弱,排除掉器質性病變的因素外,情緒低落、心情壓抑、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容易使人感到疲乏。
反向記分題中,在“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的很好”和“覺得心平氣和,并且容易安靜坐著”兩個指標上選擇“沒有或很少時間”和“少部分時間”的人比較多,共有166人和165人,共占實測人數的76.2%和75.0%。這說明有將近2/3的同學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障礙的困擾,晚上不愿意睡早晨起不來、寢室嘈雜、晚上“褒電話粥”是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應引起重視。而現代大學生廣泛存在的浮躁心理在此量表中也體現了出來,許多學生覺得自己安靜不下來,不能心平氣和地對待生活、學習中遇到的事情。
四、基本結論
我校05、06級學生的心理狀況良好,沒有出現規(guī)模較大的嚴重焦慮情緒,但輕度和中度焦慮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需要及時加以疏導,否則很可能會朝嚴重方向發(fā)展。睡眠和心態(tài)浮躁是此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主要問題,需要加以重視。
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并不是突然現象,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學校、同伴等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做好及時的普查和抽查工作,有利于我們及時發(fā)現學生中存在的心理矛盾和沖突。如果這些矛盾和沖突沒有得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會給他們的大學生活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長期積累壓抑會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正確處理好學生的心理困惑,做好這一階段的心理教育工作,為他們的大學生活提供有益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獻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指導手冊.當代中國音像出版社,2004.
[2]安妮#8226;安娜斯塔西,蘇珊娜#8226;厄比納.心理測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