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中德雙元制大學聯合培養項目中的德語教學工作涉及到不同的教學環節進行了分析。從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的特點出發,對雙元制聯合培養項目中的德語教學工作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進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雙元制 德語教學 聯合培養 教學選材 課時安排
“雙元制”教育制度是德國職業教育的精華,“雙元制”教育是由國家和企業兩種不同辦學主體共同培養準職業人。作為“雙元制”中一元的職業學校,負責對學生進行基礎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另一元的企業,則面向市場,根據社會經濟結構和市場需要提供培訓崗位,即在企業里學習實際操作。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平行進行,使學校教育與企業訓練密切結合起來。教育機構與企業聯合舉辦職業教育,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培養既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技術和技能,以及解決職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因為這種院校德語稱為BERUFSAKADEMIE,所以也叫BA模式。近年來,中國由于市場經濟的繁榮,國際化經濟的需要,高素質、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人才緊缺,很多在華德企和院校合作引進德國這種教育模式,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在這種聯合培養項目中德語成為連接企業和教學單位雙方的重要紐帶。德語教學至關重要,而其教學工作也值得我們思考。
一、“因材施教”,須按一定的教學對象和目標來制訂教學計劃和明確教學方法
首先,我們的教學對象為一二年級大學生,他們在中學學習了六年的英語,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掌握了一定的外語學習方法。進入大學后參加了雙元項目,他們選擇德語作為第一外語,暫時將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學習。其次,他們學習德語的目標比較接近和具體,就是要去德國企業工作,或在第一階段學業完成后到德國繼續深造。在語言方面,他們將在第三學年的三月份通過由德國企業主考的面試,以取得畢業之后的工作機會。面試的內容非常廣泛,除專業知識外,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潛力。同年十一月,部分學生將參加德語德福測試,難度相當于英語托??荚???荚噧热莅犃褪?、文章閱讀、綜合語法和寫作四部分。此類考卷十分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通過考試的學生馬上面臨的是在德國的留學生活。與他們原來的英語學習相比,學習德語的目標中應試的要求降低了,而實際運用德語能力的要求卻提高了很多。所以在“雙元”項目中,德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教材要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
1.《新求精德語強化教程》,同濟大學出版社。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編寫。該套教材主要為國內各德語培訓班使用,主要就是為出國人員強化學習而編寫。內容選材較新,單詞量大,內容涉及德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據DSH考試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選擇了一些課文和練習。
2.《新編大學德語》(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張書良等編。該套教材是典型的中國式外語學習教材。共四冊。語音部分6課,其他為學習課文。課文內容包括課文目錄,課文(課文單詞表,詞匯、課文練習,包括動詞講解,翻譯,完形填空,回答問題等),語法(該套教材語法主要采用中文講解,并配以表格形式說明,對初學者,特別是自學者來說,學習效果會比較好),語法練習。
3.《走遍德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引進德國原版教材。與國內教材相比教而言,有很大的區別,它的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德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體系完整,詞匯以及習慣表達較新,旨在全面培養德語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能力。最大的特點就是,包含最新的德國國情知識,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簡單易學,融德國國情知識于語言教學中。但是對語法講解不夠詳細。
4.《新標準德語強化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引進原版教材。與《走遍德國》同作為德國原版德語學習教材,在內容編排、教學方式、培養目標上有很多的相似點。都是以德國最新的國情,生活特點為主要內容,采用最新最常用的詞匯和習慣表達,以聽說讀寫訓練為主,不以傳統的語法為重點。該教材包括學生用書、學生用書磁帶、練習手冊、聽說訓練(書+磁帶)、教師手冊、網絡支持。建議外教作為主要講課教師。
5.《基礎德語》,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式外語教學的德語學習教材。
各種教材內容安排、教學重點、目標都有所不同??梢愿鶕约旱恼n時及教學內容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哪一套教材,都要督促學生踏踏實實的學。由于德語語法的復雜性,建議大家除了教材,最好配一本語法書,跟著教材的語法講解順序,結合語法書,便于學生掌握理解德語語法要點。
三、課時安排要緊湊合理
此類教學中采用的設置方式一般為每學期80-100左右,4-5個學期內完成雙元大學德語教學。以一個學期為限,周課時5-7,周數20周左右。課堂教學課時用以完成德語語音和基本語法的教學。每一學習階段結束后,教師應布置適當的暑(寒)假期作業,用以鞏固學生第一階段所習得的知識,保持與下一階段學習的連續性。
這樣,每周5-7課時不會對學生其他課程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也可以根據其他專業課程的情況選擇學習的時間。這個階段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輔,學生課下學習為主。學生可根據自己本身情況在教師的引導下制定課外學習計劃。課堂教學應以教師引導為主,主要用以講授德語基礎發音、基本構詞法、文章閱讀技巧和學生課外完成的語法、閱讀實練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解析。也可以安排少量課時進行普通未來工作中涉及到的內容,如商業信函的書寫練習。該課時設置方式有幾個學期的學習跨度,所以只要教師課堂教學安排得當,對學生的課外學習指導適宜,完全可以達到項目要求,實現教學目標。
四、教學方法要新穎,切合學習目標
從第一堂課開始,課堂語言就用德語。通過運用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理解和參與并不是件難事。利用原版文章,在一個交流互動的環境里學習德語。通常情況下,在課堂上最好使用新式的教科書、最新的或適于練習的輔助教材以及錄音磁帶和錄像。學生可以更好的聯系實際,幫助理解和加深記憶,應用到生活中去。
課堂教學如何進行取決于學習的目標和學習主題。在授課中,教師負責解釋某種復雜的語法結構或其他內容;在課堂任務中,要求學生或自習,或兩人合作,或在一個小組里學習,或者選中一個主題作報告。還會與學習小組一起收集培訓地的信息并在課堂上討論。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學習材料,跟進課堂速度,需要他們定期完成家庭作業。
這樣才能將“教學”看成是一個聯合詞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組成的活動,并且兩者不可分割。教學相長,才會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涵.Berufliche Grundbildung:im Spannungsverhaeltnis von Wissenschafts und Arbeitsorientierung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M]. Shaker Verlag, Aachen ,2004.
[2]漢斯#8226;弗普克,賈慧嫌.德語實用語體學[M]#8226;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3]潘亞玲.外語學習策略與方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4]王京平.德語語言學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168.
[5]徐涵.中外職業教育體系比較研究[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5.6.
(作者單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