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心理學碩士,蘭州某高校心理咨詢師)
讀者可將自己疑惑的夢寫信或者發郵件(ys800@sina.com)到編輯部,我們將選擇轉給心理咨詢師解答。注意,夢的描述一定要詳細,并有個人的經歷和感受。
夢境實錄:
講述人:靈兒
梅子:
你好。我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今年28歲,剛剛結婚1年。前段時間,我被選中去新加坡教漢語。就在最近,我常常夢到已經故去的母親。
夢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我夢見母親穿了一件破舊的外套,讓我帶她去車站給她買車票(我母親是5年前因病去世的,她生前幾乎沒有出過門,根本沒有坐過火車)。我們到火車站以后,發現買票的人特別多,母親什么話也沒有說,就到旁邊的窗口去買票。奇怪的是,她一下子到了隊伍的前面,她前面只有2個人,她后面排著很多人。我問母親:你怎么到這個窗口的?母親說:反正很近的,我就買長途汽車就可以了(回答根本就對不上)。我又問:那你怎么不買火車票啊?她說:太貴了,不要緊的,坐一會兒就到。
這時,我突然擔心母親的錢會被人偷掉。我就一直站在她后面,緊貼著她。果然,真的有個小偷過來偷錢,被我一把抓住。我看了看小偷,他惡狠狠地看了我一眼。不想,過了一會兒,他又帶了幾個人來偷了。我一開始沒有注意,等他快要得手的時候,我一把抓住他,說:你要干什么啊?然后一把抓住他的手。他說:你小心點啊,我就大叫救命。這個時候,我拉著母親逃走了(小偷偷東西的時候我外公正好在買票,但是后來有沒有真的買到,也不知道)。
釋夢:
心理大師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愿望的滿足”。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于人的自我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愿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愿望并非是直接表達于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征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征的。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是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而后者才是夢的真實反映,表現為隱夢。弗洛伊德認為夢一方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得到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借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論,這種夢的動機可能追溯到童年的生活經歷。有時候,你并不是真的希望親人去世,只是在發泄你的情緒而已,還有就是與他們關系特別好,內心害怕他們有“不測”。他可能象征你現實中珍視的一些東西,例如回憶、青春、夢想,而這些東西的一部分內容相繼在你的歲月長河里拋棄。
靈兒最近有些悲傷和無助的感覺。很快就要離開親人去國外,包括新婚的丈夫,內心自然有一種缺乏依靠的感覺。這個時候,母親成了一種象征,在夢里出現,來表現靈兒內心的這種感覺。
我們從靈兒對母親的描述來看:母親從未出過遠門,衣服破舊,不愿買貴的火車票……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靈兒的母親是一位節儉、慈愛、堅強的母親,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子女,而母親的離去,顯然也成為靈兒心中的痛,被潛意識所埋藏。靈兒內心一定想過要帶母親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卻沒有機會實現。
因為出國的悲傷和對母親的依靠,以及對母親的愧疚結合起來,就形成了夢里的情景——帶母親去買車票,后來,遇到小偷。小偷象征著一種困難和阻力,靈兒想極力抗拒,卻很難實現,母親最后還是離去了,缺憾永遠無法彌補,但是,未來的困難還是要自己去面對。
夢見已故的親人,醒來時雖然哀傷,但有一種釋然的舒適感。壓抑在內心的某些情緒得以在夢里得到釋放,對減輕目前的痛苦是有一定作用的。
(責編 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