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因為總是被自私的心態和世俗的眼光束縛了情感,所以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都在認為所謂幸福就是擁有,就是一種真實的獲得。那些得不到或者已失去的所謂幸福,只能是一種形式,一種對自己的欺騙。
直到有一天,讀到了這樣一段話:“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到處都是陽光,不像射破屋里陰沉的那樣的明亮……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里的寂靜做襯托。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應該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
把春天“嵌在窗子里看”?我先是覺得可笑,為什么不走進去擁抱它、感受它?轉而,我又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幸福觀的合理與完美,開始尋找這種觀點的另一種詮釋。
終于,我又讀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村莊里的郵差,他每天往返幾十公里的路程,把憂歡和悲喜送到居民家中。二十年一晃而過,人物幾番變遷,可是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卻始終沒有一枝半葉。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他路過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種籽,并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撒播著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我明白了,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孤獨也不再愁苦,現在他的心中已經充滿了幸福與快樂。
“把春天嵌在窗子里看”,這是錢鐘書的幸福觀,看來他是對的。幸福確實可以是一種心境,一種坦然,是一種無明天的期待,是一份無未來的懷念。它是夏天里那映日的荷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幸福是陽光下炫目的露珠,是春日里嬌羞的花朵,你如果用自私的心態和世俗的眼光去褻瀆它,它便會枯萎會逝去,只有遠觀,才能真正的獲得和擁有。(責編 蘭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