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于卓寫了一篇小說叫《盤點青春盤點疼》,當時我們正在吃涮羊肉,熱氣騰騰中我忽然就呆了一下,我問,你說那個小說名字叫什么?
他重復了一遍。
剎那間,一種悲欣交集的感覺涌上心頭,散了酒場之后我逼著他把小說發到我郵箱里,剛出鍋的小說我趁熱讀了,讀后哽咽難言。
才知道自己,真的不再年輕,青春,就那么一寸寸地過去了。
這個小說的名字讓我想起了前幾天的高中同學聚會,讓我感慨頗多。
那個晚上,恰是這個小說的名字——盤點青春盤點疼。
三十多歲的男人和女人們,工作有壓力,事業有壓力,上有老下有小,同學中有好多人發了財,有好多做小公務員,還有一部分人,生活在底層。
但我們都還活著。
其中有一個同學,年前喝多了酒,腦出血,幾個小時之后離開了我們,他拋棄了嬌妻愛子和飛黃騰達的事業,從前和他有過過節的同學撲到靈前痛哭,后悔當初吵架和他動了手。
聚會期間還來了一個同學,高中因為早戀被開除了,他的女友因為懷孕而喝農藥自殺了,這在當時是一個特別轟動的案件。他現在開著寶馬車,做著很大的生意,那天他喝多了,忽然趴在桌子上哭了,哭得那么傷心,他叫著的,是那個女同學的名字。
還有一個女生,我的同桌,她下了崗,丈夫出了車禍,現在,她在城里最豪華的一家大歌廳做服務生。三十歲了,人又不好看,只能分配到衛生間那里為人遞消過毒的毛巾,那天她也喝多了,也哭了,一邊哭一邊說生活的不容易。
我們去唱歌,唱過去的一些老歌,齊秦的《外面的世界》。那時,我們天天向往著外面的世界,天天想著快些長大,但長大才發現,一切都不是那樣盡如人意。
青春里有多少痛有多少喜?
有的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有的人過得很好,卻還在抱怨生活,有的人過得不好,還在往前奔著,不言放棄。
許多人都在說上學時候的舊事,誰的外號,誰的小伎倆,誰的紅毛衣。
是的,華華的紅毛衣。
華華曾是班里最美麗的女生,她有一件手工編織的紅毛衣。學校里來照相的,女生都要借那件紅毛衣穿,所有的女生全穿著那件紅毛衣照過相,我也穿過。
但華華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她成績一直很優秀,畢業后上了大學,再之后去了美國,她一直是我們班里的驕傲。后來,她在美國為救一個落水兒童死了,那年,她才二十四歲,她還沒有談過戀愛,還沒有嘗過愛情的味道。
班里很多男生暗戀她。
在唱《同桌的你》時,男生一起唱的,班長說,是獻給華華的。
很多人濕了眼角,我們想念在天堂的她。
點播員說你們唱些金曲吧,比如周杰倫,比如蔡依琳和she。
大家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這幾個人的歌,有人說了一聲,我們真的老了,青春過去了——屬于我們的青春過去了。
有人開始張羅著打麻將,有人開始交換名片,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們開始說著政界的事,做生意的開始聯系生意,懷舊之后,大家務實地做著一些事情。我的同桌趕著回到歌廳去,因為,少去一個晚上,全勤獎就沒有了。她是騎車來的,外面雪很大,打一輛車要十塊錢,她說,十塊錢,我的女兒可以吃五天早餐。
我也醉了,和男生坐在一起聊天,他忽然說,曾經,我暗戀過你呢。
我笑了笑,和他干了一杯酒。原來每個人都曾經暗戀,就像我曾經暗戀過一個長相類似三浦友和的男生,一直覺得,我那樣愛他。
天亮后,屋內有好多碎的瓜子皮和煙頭,還有冷了的茶,我穿過那些鞋子和衣服找到自己的包,然后悄悄離去。
外面還在下雪,想來我的同桌還是冒雪回的家吧?做生意的同學又去忙了,官場上的同學又去陪著市長喝酒或出差了,我依然還要去做自己的公務員,寫寫文章,看看書,日子總是要一點一滴過下去的。
路過音像店的時候,有服務生推薦,小姐,看新片大片嗎?關錦鵬的《長恨歌》,陳凱歌的《無極》,十塊錢一片,要嗎?
我搖了搖頭,在前面的面包店買了一個新出爐的提拉米蘇,一邊吃,一邊走,一邊覺得眼中有什么東西在風中飛著。
(責編 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