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權威數字表明,2001年我國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09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6位。2001年中國服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74億美元,世界上排名第11位。我國累計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16687億美元,居世界第六位,貿易大國的地位已經初步確立。但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總體上還處于較低水平,總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也較小;對外經濟貿易的增長方式尚未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出口商品結構、利用外資結構尚需進一步優化;外經貿體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外經貿法制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因此說我國雖然在新世紀初就已實現了成為貿易大國的夙愿,但是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貿易強國,還需要實現跨越式的進步。
一、我國與世界貿易強國間的差距
一般而言,世界貿易強國都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經濟高度發達,對外開放度高,對外經濟貿易規模大,影響力強,輻射面廣,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世界貿易和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化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占居明顯的競爭優勢。但我國是一個現人均GDP剛剛達到2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主要存在著以下差距:
1.在資源、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上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在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技術方面比較優勢不大。從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結構來看,服務貿易發展較弱。在商品出口構成方面,我國主要在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占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處于劣勢。在制成品進口結構方面,以機器和設備為主。
2.貿易條件于我國不利,出口換匯成本昂貴。一是由于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指數一直呈下降趨勢,而初級產品在我國出口中占相當的比例。二是即使同類產品,由于質量等原因,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也要低于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的價格。三是在制成品出口構成上,主要通過勞動密集優勢和價格優勢擴大出口規模,占領國際市場。
3.對外開放程度較小。我國對外開放時間較晚,加入WTO的時間也不很長,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各項政策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需要與世界貿易規則接軌。與貿易強國相比,目前我國海關關稅率相對較高,對外貿易規則和秩序不規范統一,此外人民幣還沒有實現全部可自由兌換形式,服務市場尚未完全對外開放,國際資本在我國不能自由流動等等。
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實施貿易強國策略的優越性
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我們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商業貿易方式的發展方向。
1.發展電子商務,體現在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技術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占有比較優勢。我國的出口產品具有原材料價格便宜、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由于國內的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沒有自己直接的出口渠道而依賴中間商,獲利空間有限。利用電子商務可以使這點得到極大地改善,盡管有許多企業仍要通過代理出口,但是電子商務的最大優點在于可以減少出口貿易的許多中間環節,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溝通,既擴大了企業的出口渠道,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2.電子商務環境為改善我國貿易條件提供良機。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為明顯。一方面,電子商務將會促進國際商品貿易發展。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它突破了服務業固有的時空限制,使得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運作的服務范圍大大增加:金融、廣告、法律咨詢、數據處理、文化、娛樂等等,只要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程度納入一定的規范,服務業就具備了“可貿易”的物質條件,暢通無阻地進入國際貿易領域。電子商務不但重組了全球貿易條件,而且為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提供了大好良機。
3.電子商務可以極大地拓展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進行了深刻的再造,它深化了國際分工,統一了國際市場,更新了國際貿易的交易手段,改造了國際貿易的經濟主體和經營方式,分化了國際消費偏好,使得國際貿易的成本和收益結構都發生了改變。我國的市場范圍從概念到實現形式,都將真正的對外開放,相對于其他與世界貿易規則有關的政策法規,在電子商務領域里,這些對外規則和秩序將會更新和更容易規范統一。而我們作為參與者,可以利用標準化的規章制度使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另外,電子商務對支付手段進行了更新,電子貨幣取代了紙質貨幣,網上信用證結算、轉賬高速運行,弱化了人民幣尚不能完全自由兌換,國際資本不能自由流動的問題。
三、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實現貿易強國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1.解決關鍵的制約瓶頸,加快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網上支付、實物配送和信用等作為電子商務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環節,被視為制約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的“瓶頸”。發展電子商務,必須先從這幾個環節入手,需要政府的重視,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電子商務是在電信網絡上發展起來的,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和寬松的電信政策就成為了發展電子商務的前提。只有解決了“瓶頸”問題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才可能普及電子商務,發揮其優勢,逐步在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占有比較優勢。
2.建立多元化的電子商務形式。電子商務不僅僅是網上購物或網絡商店這樣的范圍和形式。真正電子商務的范圍要廣泛的多,網上理財、網上求職、網上銀行、網上證券、網上拍賣、網上宣傳、網上炒股也是電子商務的形式。更深層次的協同式商務概念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在繼B2C模式有了一定的發展后,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和工商企業開始重視企業間的電子商務B2B,這些都將從多個角度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3.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創造有利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全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將取決于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訂,它們將使電子市場中的跨邊境交易具有統一性及法律上的確定性,無論這些交易是在同一國家之內還是跨國的。只有出臺地方、國家和國際法律當局所認可的、明確的、共同的法律原則,也只有當客戶、政府和公司認為電子商務與其目前進行面對面的或紙上的交易具有同樣的確定性時,全球電子商務才能發揮出其全部潛能,中國參與全球電子商務也才有其意義。同時我們在加強對外貿易的同時,考慮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發揮稅收對網上交易的經濟調節作用。我們應該通過統一、規范的法律規章制度,創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從而進一步拓展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實現貿易強國。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