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國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資金占有量少、技術基礎薄弱等。然而,中小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生存空間,必須要技術創新。本文用博弈論的思想分析了中小企業在與大企業之間以及中小企業之間的博弈,得出中小企業如何在創新中做出自己的選擇。
[關鍵詞] 中小企業 創新 博弈
一、引言
企業的技術創新方式可以分為3種:自主創新、合作創新和模仿創新。自主創新是指企業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技術創新;合作創新是指不同企業形成研究與開發戰略聯盟共同努力創新;模仿創新是指企業通過學習模仿率先創新者的創新思路和創新行為進行創新。中小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行為選擇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本文從中小企業出發,利用博弈論的思想,主要是通過兩個博弈模型來分析的。
二、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1.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博弈模型
假設某一市場中只有兩家同類企業企業1是大企業,企業2是小企業。大企業創新的產品質量好,利潤高;小企業創新的產品質量差,利潤低。此類博弈的模型得益情況可以表示如下表:
在這模型里面用數字表示新產品的創新得益,當大企業自主創新時,小企業模仿搭便車,產品質量肯定比自己自主創新要好,所以小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相對提高,利潤比都自主創新時要高;當小企業自主創新大企業進行模仿時,由于小企業創新能力差,產品的質量差,所以大企業搭便車模仿,利潤比自主創新要低,小企業雖然利潤不如模仿創新,但是市場占有率比雙方自主創新要高,所以得益相對也高;當企業都模仿時候,其創新得益為0。此模型具有唯一納什均衡點是企業1選擇自主創新,企業2選擇模仿創新,其得益是(80,40)。
上面是考慮不發生合作關系的博弈模型,而在實際中,大企業如果要進行合作創新,也往往會跟同類大企業進行合作創新,以降低開發成本和風險,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牌的影響力。除非中小企業具有高端技術,否則大企業是不會跟中小企業合作的。
所以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進行創新博弈的時候,除了個別具有高端技術的中小企業外,大型企業也一般不會與其出現合作創新的。也就是說中小企業在利用創新產品時采用模仿創新。
2.中小企業之間的博弈模型
在市場上,大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中小企業進行模仿生產。從短期來看,中小企業能從市場中獲得一杯羹;但是長期看,中小企業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中小企業想要發展,就可能會考慮進行合作創新。
我們假設企業A和企業B都是中小企業;不考慮合作創新的風險,若都進行合作創新其收益為(50,50);若A創新B不合作創新,也就是A自主創新,B模仿原來的產品創新,A自主創新能力差,自主創新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其部分市場份額會被B占有,所以可以設得益為(40,55);若A和B都模仿原來產品創新的得益為(45,45)。模型的得益矩陣描述如下表:
這是一個囚徒困境模型,唯一納什均衡解(45,45),囚徒困境不能達到最優的集體利益(50,50),所以中小企業必須能夠擺脫囚徒困境進行了合作創新。
在這可以利用重復博弈考慮,利用以下的觸發策略來解釋:企業A和企業B雙方在第一階段試圖合作創新,如果在第T階段的結果都是(合作創新,合作創新),則繼續采用合作創新的策略,否則采用不合作創新,即模仿創新。當貼現系數比較大的時候,雙方采用觸發策略構成了無限次重復博弈的一個子博弈完美納什均衡。
三、結論
從上述描述的兩個模型我們可以知道,中小企業想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只能進行中小企業之間的合作創新。但是對于創新成本大于合作創新的得益與模仿創新的差的時候,中小企業可以考慮與大企業合作,這里的合作不是合作創新,而是合作使用創新產品,比如將新產品專利賣給大企業,或技術入股與大企業合作銷售創新產品。這樣中小企業的研發成本就通過合作的方式轉嫁給大企業,也從其獲得比較豐厚的利潤。
參考文獻:
[1]潘忠志:高技術集群企業合作創新博弈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11)
[2]馬春艷馮中朝:產業技術創新途徑的比較及博弈選擇[J].商業時代,2007(13)
[3]謝識予:經濟博弈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200-220
[4]吳在偉: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復雜網絡,產業競爭
[5]周戀: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復雜網絡,產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