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是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消費必不可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消費也在提高。而在眾多的體育消費人群中,存在著一支對時尚流行特別敏感, 有強烈體育鍛煉興趣的市民,他們正逐步成為現代體育健身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本文對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居民體育消費市場需求,有助于引導居民進行合理、健康的體育消費,為更好地組織開展社區體育活動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蘭州市449名居民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根據本研究需要,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57份,回收率 91.4%,其中有效問卷449份,總有效率為98.3%。
二、結果與分析
1.體育消費的界定。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參與體育活動和觀賞運動競賽而對體育資料的使用和消耗。體育消費包括狹義的體育消費和廣義的體育消費。狹義的體育消費即直接的體育消費,就是在參與體育活動和觀賞運動競賽過程中對體育服務產品及與體育消費直接有關的實物產品、精神產品的消費,如購買參觀體育競賽的門票,參加武術、健美操、氣功、健身操等學習班的費用,個人購置的簡易運動器材、服裝等。廣義的體育消費不但包含直接體育消費,還包含間接的體育消費,即為參加體育活動或觀賞運動競賽而需要外出旅行所支付的交通費、住宿費及購買食品、飲料等的費用。
2.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1)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的態度。價值觀影響著人的行動,在體育消費方面的價值觀也影響著居民在體育方面的消費。在對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態度的調查中,67.1%的居民認為體育消費是值得的,其中男性占67.9%,女性占66.2%;28.1%居民對體育消費的態度集中在模糊的狀態,其中男性占26.9%,女性占30.5%。只有4.8%的居民認為體育消費是不值得的,其中男性占6.2%,女性占3.3% 。這說明大部分的蘭州市居民對體育消費持肯定態度, 也說明積極的體育消費觀念已被大多數居民所接受。(2)不同年齡、性別居民體育消費水平。體育消費水平是指一定時期內為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費各種體育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數量,它從量的方面反映個人體育消費在某一時間的水平。不同年齡的體育消費者,由于受不同的社會環境、教育程度、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對體育產品的需求有著不同的需求。據調查可知,參與性體育消費最為突出的是26歲~40歲的消費者,這一年齡段的群體正處于活躍期,有一定的收入來源,因而有能力參與體育消費;相反此類消費最低的是60歲以上的消費群體,消費額僅為53.4元,這部分人受傳統文化意識的影響,鍛煉的方式的選擇主要以自然方式為主。
調查結果顯示,蘭州市居民每年參與體育消費活動中年體育消費額在100元以下的占60.6%,年消費額在200元以上的占18.5%;其中消費50元以下的男性為22.2%,女性為56.1%;消費在50元~100元的男性為26.8%,女性為22.9%;消費在100~150的男性為15.8%,女性為8.6%;消費在150元~200元的男性為13.7%,女生為2.9%;消費200元以上的男性為21.5%,女性為9.5%。這說明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水平偏低,年體育消費額也比較低。可見年消費額高的較少,性別差異也比較大,其中男性占多數。(3)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價值取向。在對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價值取向的調查中發現,強身健體是居民進行體育消費的首要的價值取向,占76.6%。其次是娛樂身心、興趣的滿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審美追求、追求時尚等。健康是維持人們正常生活、勞動及各種活動的前提,也是事業有成,生活快樂的保證。“體育為健康”更為大多數居民所推崇,“花錢買健康”已成為越來越多居民新的消費理念。
3.蘭州市居民體育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1)收入水平對體育消費的影響。收入與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直接相關,因而消費者的收入狀況直接影響體育消費的水平。在影響蘭州市居民對體育消費的選擇因素中認為收入水平會影響其對體育消費的選擇的占50%,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收入的觀賞型與參與型體育消費的支出是: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年消費額分別為50.2元和401.3元;而月收入在500元~1000元的年消費額為15.67元和87.45元。蘭州市的收入水平較北京、上海、廣東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據蘭州市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蘭州居民的工資水平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排在第28位。 居民的收入水平跟體育消費水平密切相關,當收入增加了,消費也會增加。(2)余暇時間少且使用不合理對體育消費的影響。余暇時間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既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物質條件,也反映精神文明程度。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們余暇時間較多,給人們提供的全面發展機會就越多,居民體育消費的機會就愈多。通過調查發現,蘭州市居民余暇時間較少,家務勞動占去了大部分業余時間,因工作和家務繁忙影響體育消費比例為51.5%,真正空閑的時間如雙休、長假等,許多人又會選擇走親訪友,看電視和逛商場。可見,居民余暇時間使用的不合理對體育消費有很大影響。(3)體育環境、體育社會化程度對體育消費的影響。體育環境是指體育消費環境、地理環境、設施環境。蘭州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城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較低,而盈利性健身場所收費標準較高。在對武漢市居民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上班族對所處的體育消費環境不太滿意。調查顯示,28.95%的人認為,“比賽水平低,缺乏觀賞價值”,也有39.5%的人認為體育場地太少,缺乏鍛煉場所,有35.2%的人認為不懂體育技術,要求有教練員指導的占16.9%。上述這些數據是運動水平和社會化程度不高的表現,說明體育社會化的各種軟硬件還有待加強。 體育的社會化程度低,體育設施更新速度慢,缺乏指導員專業性的指導,價格上也不適中,環境也不舒適。近年來,蘭州市雖然建設了一些體育場館設施,但由于群眾體育健身的場館不多,與日益增加的大眾體育健身運動相比,硬件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蘭州市居民的體育消費。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1)大多數蘭州市居民對體育消費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且體育消費的動機比較明確,主要以強身健體為主。體育消費已成為蘭州市居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總的消費水平偏低。(2)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因素主要為經濟水平、閑暇時間、運動水平、體育社會化程度,其他制約體育消費的因素體現在體育運動的觀念和體育消費的觀念上。
2.建議。(1)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的宣傳與實施,努力培育體育市場的消費主體,積極提倡和鼓勵居民從事體育消費。特別是利用媒體宣傳作用,大力宣傳體育消費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引導居民的體育消費走上合理化、科學化的道路,從而促進體育消費的增長,優化居民的體育消費結構。(2)加強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的開發和利用,要根據居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收入和不同興趣愛好,開發出多類型多層次的體育消費品市場,使體育消費活動取得最佳效果。(3)改善體育場地設施緊張的局面,充分發揮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的資源優勢,在保證教學的前提下,有償和無償的對社會開放,使居民有更多的健身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