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疾病是心理問題中的一種突出現象。本文列出在校大學生中兩種典型的心理案例,針對他們所表現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方式,通過工作體會,提出應對措施、處理技巧及其啟示,以此來積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實踐經驗并豐富相關的理論成果。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問題 啟示
大學生中存在的心理疾病并不多見,但存在的心理問題卻是非常普遍的。清晰地從這些心理問題中辨別出心理疾病,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相應對策,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經驗和處理技巧。在筆者的相關工作日志中,有兩例心理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心理問題都是不宜公開的,為了維護個人的隱私,筆者在此不列出他們個人的具體情況。
一、案例一:逆反心理引發的異常行為而出現的心理障礙
1.案情介紹
張某,男。大學入學的第一天就表現得非常另類,光頭,脖子上掛著十字架。入學后,他要么穿著背心、棉短褲和拖鞋出入辦公大樓,要么在自習室里旁若無人地放著收錄機,要么上課時隨意打斷老師的講課,要么在寢室里罵罵咧咧地對待自己的室友……為此,他不斷地被我找來談話。每次與他交談,他都是輕描淡寫的一句:這有什么,我不管在哪里,都是這樣。之后,他并沒有明顯的改觀。無奈,我只得請他的家長到校交流。
2.案情調查
他的父母都是軍人,長期在部隊生活且兩地分居。他在爺爺、奶奶身邊百依百順地生活了十年。他10歲之后,父母一起轉業回到內地,并被各自安排了很好的工作單位,父親有權且神通廣大,母親有地位且人緣關系好。于是,他們就虧欠似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對他倍加呵護。他成了家中的“小皇帝”,想怎樣就怎樣,別人要這樣,他偏要那樣,且與父母的感情很淡薄,從小就養成了一種逆反心理。
3.案情剖析
在這種逆反心理的影響下,他的行為表現得特別異常,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因為長得胖,他連續一周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飯讓父親送,衣讓母親拿;為了過車癮,他把父親長期收集下來的郵票變換成摩托跑車,一個月后又輕易地送給了別人……為此,其父母通過熟人在一所名校聘請了一位心理學教授對他進行專門治療,一個月去教授家里兩次,每次200元咨詢費。半年后,仍未見其好轉。
4.解決辦法
該生進入大二上學期后,我開始對該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談話。先是我與他約定好時間,每周星期五下午交流一次,每次一小時。我從其個人興趣愛好(特別喜歡《物理》)談起,盡可能回避他惹過的麻煩和問題,專門挖掘他的長處并及時鼓勵。
一個月后,他不反感與我接觸,愿意與我交流并談一些個人的想法。有時他看到我很忙,還積極主動地幫助我做一些事。這樣,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朋友。
二個月后,他開始在周末回家的時候幫父母洗碗拖地了,家長見后特別地驚喜,打電話告訴我說:這是他出生到現在從來沒有過的。我就及時地肯定他的所作所為。
三個月后,我們開始交談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我主動把自己曾看過的有關書籍借給他,并在下次交流時進行討論,同時結合社會上或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進行交流。這樣,他開始考慮自己的行為及其對周圍影響的問題了。從此,就再也沒聽過別人對他的不良反映,還偶爾能聽到別人說他的好。他的期末考試成績進步非常明顯。
這樣,接下來的幾個學期里,他的行為與其他同學就漸漸地合拍起來,原有的逆反心理慢慢地蕩然無存了。大學畢業兩年后,他考取了《物理學》方面的研究生。四年后,又到俄羅斯去攻讀《物理學》方面的博士學位去了。
二、案例二:因失戀而失眠引起的突發性精神狂燥癥
1.案情介紹
張某,男,大四畢業班的學生。他在大學最后一門課程考試時,因遲到10分鐘,主考教師不讓其參加考試,兩人為此發生爭執。主考教師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老教授,日常說話聲音很宏亮,學生們很敬畏他,哪敢與老教授發生爭執。張某平時為人平和,這次竟然敢頂撞老教授,真是讓人不可理解。他沒能考成,非常氣憤地離開了考場。考試結束后,老教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
2.案情了解
我得知此事后,便立即找到了張某。在交談過程中,他顯得非??簥^,一會兒拍拍我的肩,一會兒拍拍自己的胸,不時地說自己的“老婆”怎樣怎樣的……兩個多小時的談話,完全是他在說,我只得耐心地聽。于是,我把其班長和團支書叫到辦公室,讓他倆帶他去吃飯,且盡快安排他睡覺,并要求他倆當晚必須一直跟著他,同時讓他倆想辦法立刻通知到其家人。臨出門前,我反復告訴他倆,如果第二天早上他醒來后仍然還這樣亢奮的話,就要千方百計地把他哄騙到醫院去。
兩周后,該生痊愈回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要與我見面。交談過程中,反復地向我表示感謝,不斷地向我道歉,他說自己已不記得那天說了什么,肯定有許多錯話或得罪我的話。
3.案情剖析
張某那天之所以會如此反常,是有其深刻原因的??荚嚽暗囊粋€星期,女朋友不愿與他繼續交往,他就每天晚上9點以后在女朋友的樓下喊她,但她就是不肯見面。于是才有了考場上的事。
4.解決辦法
在與他的那次談話中,我憑借長期從事學生工作積累的經驗,當時就深刻地感覺到他的精神不正常了,因為他缺乏足夠的睡眠,需要立即讓他去休息,如果無效,就得迅速送他到醫院去治療。
5.工作啟示
從上述兩個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典型案例來看,可以得到以下四點啟示:
(1)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明顯的區別。心理問題存在于每個人身上,只是表現出的程度及方式不一樣。最嚴重的心理問題就是心理疾病了,常見的心理疾病有精神狂燥癥、抑郁癥、妄想癥等,都屬于精神疾病。
(2)解決心理障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人的心理問題既然是普遍存在的,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予以消除,不會對人的行為及其生活產生很大影響。但是,對于有心理障礙的人來說,并非那么容易,需要依靠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來幫助解決。心理障礙是心理問題長期積壓后得不到有效的解決而慢慢形成的,因此要想解決心理障礙問題,就必須采用“慢火微燉”的方式對癥下藥,任何急于求成或毫無針對性的方式都是徒勞無益的。上述案例中的李某患有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要想解決他的逆反心理及其由此產生的異常行為,就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耐心細致、深入淺出、針對性強、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引導,這樣才能收到明顯的成效。
(3)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具備辨別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基本技能。對于眾多具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和大學生中眾多的心理問題,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回避且也不可能回避,必須采取積極態度面對這一越來越突出而嚴重的現實狀況。當然,高校教育工作者畢竟沒有受過專業培養和訓練,也缺乏相應的治療條件。因此,治療心理疾病應該是專業醫生來做的事情。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理論,盡快增強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和辨別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的能力,適時而有效地幫助那些有心理問題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大學生們。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