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項目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實例、學生成績測評、問卷調查等分析對比研究,探討了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欲望;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等問題。
[關鍵詞]教學模式 教學效果 對比研究
一、引言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開展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它既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中介和橋梁,又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活動、評價教學效果的參照物。新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作為指導我國大學英語的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的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各高等學校應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情況,設計出適合本校情況的基于單機或局域網以及校園網的多媒體聽說教學模式……讀寫譯課程的教學既可在課堂進行,也可在計算機上進行。”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設計適應我校的基于計算機與網絡的多媒體教學模式,以及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是否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欲望,并更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更加有效等問題。為此,我校對目前的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對比和研究,結果發現: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二、研究的問題
1.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的目的是要比較學生在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下(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從而說明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并期望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能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有所體現,以使這種模式能在校內廣泛應用。
2.研究的課題與假設
對于新的教學模式的推廣,可行性與教學效果是最重要的,因此,本課題期待得到以下結果: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1)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動機;(2)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改善;(3)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提高,并期望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能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有所體現。
三、研究程序
1.研究設計的描述
根據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我們采用以下方案:將2004級新生隨機分配為六個自然班,選取其中三個班 139人,作為實驗班,其余三個班143人作為對照班。
經過入學水平測試(前試),在為期一年的時間里,對實驗班139人進行多媒體教學和對照班143人進行傳統的教學后,進行期末測試(后測),記錄下成績,進行統計比較。
2.樣本描述
參加試點實驗的學生,是我院2004級新入學的學生。為了使實驗更具有客觀性與科學性,我校隨機抽取3個班為實驗班,3個班為對比班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入學水平測試(前試),證明他們確實處于同一水平。
選派四位專業過硬有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對六個班進行一學年的教學,委派的任課教師年輕有為,有理想,有抱負,他們工作認真負責,英語專業和教學業務都是過硬的,完全能勝任多媒體教學的研究試驗工作。
3.研究工具
(1)前、后測試卷
本研究設計了兩套測試卷,分別為入學水平測試(前試)和期末實驗考試(后試)。入學水平測試共有3大題型:詞匯和結構(占30%);完型填空(20%);閱讀理解(50%)。均為多項選擇題,其難度相當于高中畢業水平。期末實驗考試包含5大題型,分別是:聽力理解(占20%);閱讀理解(40%);詞匯和結構(占15%);完型填空(10%);作文(15%)。其難度和題型與四級相當并兼有客觀題與主觀題。
(2)調查問卷表
本研究就四個方面對一百五十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問卷調查;語言應用能力調查;英語學習動機調查及其新型師生關系調查。此問卷的設計旨在配合前后測試卷,從多方面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的對比研究。問卷結果用描寫統計方法完成。
4.研究程序細節

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1實例
Unit 2 Do you work out?
一、計劃學時:2課時
二、教學準備:教材、CD-COM、
三、教學目的:能聽懂并會簡單的討論關于運動的話題;學會問路和回答的英語表達方式
四、重點難點:能聽懂并會簡單的討論關于運動的話題
五、授課方式:提問、討論、聽說互動
六、教學過程
第一節課
1.讓學生討論如下問題(5分鐘):
(1) Do you often exercise?
(2) 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3) Do you think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is important? Why?
(4) Are you a basketball/ football fan? Who is your favorite player?
2.學習和熟悉與材料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點以及生詞后,做關于姚明及籃球話題的聽力選擇題式練習(15分鐘);
3.學習和熟悉與材料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點以及生詞后,做關于羅那爾多及足球話題的聽力回答問題式練習(15分鐘);
4.學習和熟悉與材料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點以及生詞后,做關于日常運動話題的聽力的填空式練習(15分鐘)。
第二節課
5.讓同學用英語討論第一節課中所學的知識點和新單詞,并把所學的知識點和新單詞運用到對話中以豐富話語內容(10分鐘);
6.讓同學看三篇關于問路的小短文,并讓同學跟讀,以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表達方式等(15分鐘);
7.學習和熟悉與材料相關的語言和文化知識點以及生詞后,讓同學觀看兩個足球迷看足球比賽的片段,并說出這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內容,最后讓同學跟讀,以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表達方式等(20分鐘)。
8.總結課堂內容并布置作業。(5分鐘)
四、多媒體網絡教學效果的討論
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查方面,大多數被調查者對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感興趣;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認真學習。此外,大多數學生均認可多媒體教學手段獨特的優點,認為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直觀,有助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并認為它能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英語綜合分析運用能力。實驗班有更多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英語教學中推廣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
在語言應用能力調查方面,大多數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模式比起傳統的教學模式對自己的幫助更大。實驗班學生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下,語音語調和聽說能力進步較大。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平時接觸英語的機會十分有限,通過多媒體教學,他們能有更多機會融入真實的語言環境,實現人機對話,提高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
在語言學習動機調查方面,多數學生認為他們學習英語這門課原因并不在于它是學校規定的必修課。他們把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認為學習英語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從而實現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往來與交流。此外,有些學生還認為,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還有助于閱讀專業文獻,了解國外本學科本專業的最新動態及發展前沿,吸收先進的思想和寶貴的經驗。因此,他們并不把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他們的終極目標,而是把英語當作是自己必需的技能。
在新型師生關系調查中,數據表明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助于師生關系的改善,使師生由傳統的上下級關系演變為平等的朋友關系。這樣,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得教學更加行之有效。
五、結束語
本研究討論了有關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實例、學生成績測評、調查問卷等分析研究,探討了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研究表明,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更受學生歡迎,由于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利用了現代先進技術,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改善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這一模式更有利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四級考試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
本研究的意義在于,基于計算機與網絡、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改變“以教代學”的陳舊模式,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與運作空間,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多媒體的強大優勢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全面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能力,尤其是聽的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渝.論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2).
[2]李萍.論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5).
[3]繆海燕.教師在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扮演角色的調查[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4).
[4]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貴州遵義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