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轉變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個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轉變學習方式、發展學生個性的方法,即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學習的自信交給學生,把多彩的生活留給學生。
[關鍵詞]學生個性 學習方式 轉變
給予孩子自由的園地,讓他們自由自在的生活;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擁有個性的成長;給孩子生命的權利,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擁有真實的自我。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享受大千世界那無限的奧秘;解放孩子的眼睛,給他們鑒賞生命的權利;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去科學的領域揮舞創新的大旗!關心孩子的心靈,讓他們感受教育的熱情;理解孩子的錯誤,讓他們每一次失敗變成成功的動力。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培養合作創新的意識。在教學中,提倡“先學后教”的學習模式,從學生的自主學習開始,如:讓學生想辦法去認識生字,自己想辦法排演課本劇,摒棄灌輸講解,倡導自我習得和實踐自悟,教師只需點學生的難處,撥學生的疑點。在課堂上,老師經常這樣提醒學生,“你可以自己思考,可以與同伴商量,還可以與老師一起合作”,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自主學習之后,讓學生合作交流或探究,這樣讓學生在自學、互動、互補中逐漸形成新的學習方式。
二、把學習的自信交給學生
營造民主氛圍,讓兒童在平等中學習,樹立自信心。
1.使用激勵賞識的語言,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我能行”。教師應一改過去居高臨下的指令性口語習慣,經常使用“相信你能說的更好”、“你的想法與眾不同”、“假如能……就更好了”等鼓勵、關愛、求異、提示性等話語,讓學生在極具親和力的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2.向學生“求教”。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我真能干”。老師放下先知先覺的架子,有意充當“未知者”與學生為伴,共同探索,甚至有意向學生請教,給學生提供體驗成功、感受才干的機會。
3.寬容學生隨時發問,讓學生感到“我是學習的主人”。當學生有疑問或異議時,允許他們隨時說出,不要加以阻攔,但要機智調控,把握好“自由度”,使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掌聲、鼓勵聲不斷。
三、把多彩的生活留給學生
童年是一筆富貴的財富,也是人生最美好的回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生活,體驗快樂,讓一個多姿多彩的生活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生活會給予孩子們激情與進取,激發孩子們對生活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新課程改革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個教師的心田,新理念新課標新課程,給基礎教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教學觀念與學習方式的改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時代的發展,洗滌著人們的思維,更新人們的觀念。作為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永做“伯樂”睜開慧眼,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不拘一格為國家發現并培育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山西晉城市城區城南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