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集體是每個學生展示才能的天地,也是造就人才的課堂。加強班集體建設,營造一種和諧的教育環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關鍵詞]和諧發展 和諧班級 班主任 學生
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和諧發展與人的和諧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和諧的教育才能造就出和諧發展的人,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呼喚和諧教育,和諧教育呼喚和諧的校園。班級和諧是校園和諧的基石,只有每個班級均成為和諧的班集體,學生才會擁有一個得以和諧發展的空間,學生的個性才能獲得健全、充分、全面的發展。
那么如何創建和諧的班級呢?筆者個人認為,和諧班級的創建既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兩者并重才能使教育活動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進行,班級必然成為和諧的班集體。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談幾點淺陋的看法。
一、班主任是構建和諧班級的主導力量
班主任是構建和諧班級的設計者、組織者,他是起著領軍作用的核心人物,班主任的主導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和諧的育人環境
一個積極和諧的育人環境要依靠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形成,而班主任正是各個方面之間聯系的紐帶。班主任在構建和諧班級時,應與家長、學校領導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通過家訪、開家長會、利用家長學校等形式,一方面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另一方面指導家長正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班主任要通過系統化的引導讓家長們認識到:家庭教育最大的職能是對孩子品德、習慣的培養,只有家庭教育的這個職能充分發揮,才有可能使學校的教育職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互補。班主任還應為學生開設豐富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及時接受社會積極因素的教育。班主任還要想方設法優化內部學習環境,要把教室建設成能讓學生自由發揮能力的軟環境,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只有社會、家庭、學校、班級等各種內外環境協調一致,才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的育人環境。
2.培育班級精神文化
(1)要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班里每一個同學都要有一個目標,一個信念,一個追求。在班里,班主任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和人生態度。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常常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客觀的評價自己,為自己制定一個實事求是的奮斗目標,在班會、集體活動中更是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發現、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學生便能找到在這個集體中學習、生活的樂趣,有了樂趣就有了動力,就會有奮斗有合作,就會產生和諧。
(2)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主任要從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實踐中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培養集體榮譽感,活動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引導、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體榮譽跟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分不開的,以便增強其上進心和自我克制的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齊心合力為班集體爭光,學生取得了成功必然會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當他們盡情體驗勝利的歡樂時,集體榮譽感便已形成。實踐中班主任還要對學生加強賞識教育,使學生在學會賞識別人的同時彌補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使學生認識到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別人的進步我要高興,因為大家都在為集體爭光,從而產生集體歸屬感,增強主人翁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
(3)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一個學生只有他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才能實現個人的健康成長。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世界,用自己的語言去批評發生在班級內的不文明言行,倡導良好的行為規范。通過同學們的看、評、比、想,將平凡中的偉大、點滴中的真情化作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自覺行為,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建立競爭機制,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長其才能的重要途徑。在改革開放的現代社會,我們更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在競爭中創造和諧。通過競爭,優等生將會更優,基礎薄弱的學生也會不甘落后,奮起直追;通過競爭,班級中必將形成一種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你追我趕的氛圍;通過競爭,勢必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也必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4.建立開放的評價機制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應盡可能讓不同起點、不同價值追求的學生都有實現自我的機會和空間。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去贊賞他們的每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去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去給予鼓勵和熱切的期待,在你的熱情與關注中,讓所有的學生感受你的理解和高尚。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互評、自評,讓學生通過互評更多的去發現、挖掘別人的優點,當互評結果反饋到各人手中時,特別是那些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同學看到別人對自己優點的評價時,那種激動的心情將是用語言無法描述的,這樣的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肯定別人的過程中也肯定著自己,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一個和諧的評價氛圍對學生的發展很重要。
二、學生是構建和諧班級的骨干力量
1.引導學生制定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標是班級管理的前提條件,而學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從思想上更新管理觀念,確認每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權利和義務,尊重學生的人格,加強自主意識和民主意識的教育,以“我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為主線,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目標的制定。
2.建立班級自我管理機構,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班級管理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構形式多樣,人人參與,各司其職的自我管理機制,不但能使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主意識,同時也能為每位學生都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在班級中找到滿意的位置,擔當成功的角色,從而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實踐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全員參與制定班規。(2)建立值周班長制度。(3)改革班干部的選舉方法,采用定期輪換制的方法。(4)建立若干管理小組。
3.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
班級活動是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的橋梁,是促進班集體建設的中介,是學生展示才華的樂園。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凡屬于養成習慣的事,光反復講未必有用,一句老話,要能游泳必須下水。因此老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領。”因此,班主任必須根據班級管理目標,指導學生設計并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河南安陽市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