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11月26日,深圳第一家高爾夫球會——深圳高爾夫俱樂部開業以來。目前,深圳以其13家的規模雄居中國高爾夫球場密度最大城市地位。不包括香港和其他地區來客,僅本地打球人口已有5-6萬之眾,關聯產業及專業教育均領先全國。
可以說,深圳高爾夫球場占據了天時和地利兩個優先條件。首先,從與北方球場相比來看,南方球場一年四季都可以打球;其次,深圳毗鄰香港,為穩定的客源提供了保障;再次,觀瀾湖有108洞,好幾個球場還擁有燈光球場。這些有利條件都促進了高爾夫人群的快速增長和球場的良性運作。
深圳高爾夫球場密度大,客源多。據一家香港中介公司的不完全統計,港人平均每月到深圳打球在3萬人次左右;為方便計,深圳的沙河、中信綠色等球會還開通了往返深港兩地的打球直通車。
深圳目前18洞球場平時接待量在150人左右,周末則達250人至300人左右。此外,深圳市還有20多家高爾夫練習場堪稱人流如織,燈火通明。顧客中約50%為深圳本地人,另有40%則來自香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來深圳打球的人增加,使得深圳的球具銷售市場、中介機構等高爾夫關聯產業的發展亦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據世亨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介紹,他們主要生產高爾夫練習球桿、系列室內外高爾夫練習套裝與禮品、高爾夫周邊產品等;工廠在深圳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廠房和4條先進生產線,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東南亞及歐洲各國。
在高爾夫球場管理、咨詢和賽事舉辦方面,深圳市的高爾夫專業管理公司也幾乎壟斷著國內的高爾夫球專業管理市場。國內業界中頗有知名度的中信朝向高爾夫球管理有限公司已參與近10家俱樂部的管理咨詢。
深圳是中國高爾夫賽事起步最早、舉辦賽事最多和擁有最多專業賽事公司的地區。國內最具影響力的VOLVO中國公開賽始于深圳高爾夫俱樂部;中信朝向公司除開展俱樂部管理外,還舉辦過多場高爾夫業余巡回賽和青少年比賽;在業內深具轟動效應的“老虎·伍茲挑戰賽”、“朝王杯”亞洲職業球手挑戰賽等,都由號稱“世界第一”的觀瀾湖高爾夫球會策劃主辦。此外,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賽事,如“張連偉杯”青少年高爾夫邀請賽、南北媒體對抗賽等也都是在深圳發起,各大球會的忙碌使深圳常年間賽事不斷。
同時,深圳也是中國最早開創高爾夫高等教育的城市,也是國內高爾夫教育最成熟的地區。
1997年,中國首家高爾夫高等教育專家學院——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成立,它是高爾夫全日制高等教育最完善的院校;受其影響,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也設置了高爾夫旅游本科專業。除高等教育外,深圳還引進國外成功的高爾夫教育方式培養中國高爾夫人才,如英國愛姆伍德學院中國中心、觀瀾湖球會的大衛·利百特高爾夫學院、 沙河球會的邏輯高爾夫學院等;在球技培訓方面,從高爾夫入門教育到職業球員、從少兒到成人,在深圳都能找到相應的培訓機構;在運營管理方面,從場務管理到市場營銷,從在職培訓到脫產教育,在深圳也都有相應的課程供市場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