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與房市的關聯從沒有過今天這般緊密,醞釀半生的買房宏偉規劃,極可能因股市大屏幕上一個小小的數字變化瞬間就被打消。自去年10月16日股市由牛氣沖天突然狂瀉千里,成千上萬百姓的買房款被深深套牢。
股市動蕩對房地產市場影響不可低估。
牛市必然伴隨著活躍的房地產交易。牛市廣泛刺激各類消費,也必然出現商品房的消費高峰。牛市中的房產交易群體有引人注意的兩類,一類是股市贏利后的買房者;一類是為入市籌集資金的賣房者。上年股市的最大收益者多數為身經百戰的老股民。他們懂得“見好就收”、“貪婪乃萬惡之源”的股市金規,在股市高潮時及時抽身而出,賺得鍋滿瓢溢。有位民營企業家朋友早在去年8月就利落清倉,從股市凈賺得幾千萬元,結果給公司買了幢新辦公樓。股災來臨來不及跑的多是中小散戶的新股民,他們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結果被過于貪心耽誤,不但讓到手的“鴨子—飛了還把本錢都賠了進去。有打算從股市中賺出大房子的股民,現在別說大房子,連小房子也買不起了。
賣了房子買基金,曾被當成一條快速致富之路。2007年,許多百姓買掉自己唯一的房產,把全部財產壓進一支股票或者基金,這種背水一戰的冒險精神讓人心驚肉跳。為了減少風險后來有銀行干脆拒絕房產抵壓的貸款。安穩人生根基的房產,在股市淘金熱中也變成動蕩的泡沫。
熊市房產市場出現觀望氛圍。仔細觀察一下可以發現,與去年不少消費者痛快買房相比,現在許多早打算買房的消費者出手都非常謹慎。房市觀望人群大致有兩類:一種是被動的等待。多數資金被股市套牢者絕不輕易“割肉”,堅定地等待著股市復蘇贏回房款。一位朋友的27歲的兒子本來打算今年結婚,就因為買房款套入基金后大為縮水,婚期不得不一再推遲。資金被套的大批房產潛在消費者,現在最關心的就是股市利好信息政策,政府還有多少托市政策即將出臺,這些政策關系到他們何時能買得起理想的房子,甚至關系到他們的婚姻大事。其二是主動等待者。北京這類觀望者較多。這些消費者的邏輯是,持久的熊市必然會帶來房產價格的回落。北京的消費者更多把希望寄托于奧運會之后地產市場供需狀況的改變。深圳等城市房產價格的松動,給了他們充分的信心。然而,讓消費者不斷失望的是,擠壓股市泡沫的進程中,目前除個別樓盤之外,北京等城市多數地區的房產價格卻依然堅挺。
變炒股為炒房。雖然2007年以前美聯儲加息造成2007年美國房屋市場大幅降價,但中國政府一系列打壓房價的政策并沒有明顯抑制房價的成效。這些政策包括頻繁出臺的各類法規,6次調整存貸款利率、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利率等。2008年下半年房價能否隨著股市變化而回落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預測結局未必對消費者有利。尤其是北京的房價,回落希望更加渺茫。全中國的精英都來北京買房,需大于供的現實基本沒有扭轉可能。
預見到北京房產將長期為稀缺資源,民間投機熱情正從股市自然轉移到房市,一些未在股市中傷元氣的股民變身為炒房者。在炒房者看來,房子比股票的升值空間更大,資金安全性也更高。炒房者階層五花八門,未必都是富人。有位在北京某公司中層的年輕白領早買了房等著結婚,上年底股市開始動蕩之時,看好房產市場的他把本來準備進股市的錢在市區黃金位置買了套小戶型的二手房,讓他興奮的是,這套二手房買了一個月價格就漲了十幾萬元。有些手中小有積蓄的獨生子女父母,也會給孩子提前買房,他們堅定地認為,房子才是最可靠的財產。
對把剩余資金變成房產的炒房者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宏觀政策對房價的影響。除此之外,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有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教育資源配套、商業環境等。影響房價的因素遠比股市復雜,炒房的技術含量也比炒股更高。一方面,股市的牛變熊打壓了大批房產市場的潛在消費者;另一方面,又把一部分股市資金吸引到房市中來。所以除非有顛覆經濟程度的股災,2008年開始的熊市對房市的影響不會對應得立竿見影。熊股市、牛房市的局面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并存。
期待奧運會時股市再度火爆可能不太現實,奧運會對北京房價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那么奧運會后北京的房價能不能落,能否出現股市已經出現的后奧運經濟現象?調查發現多數人對此持否定態度,奧運會絕對不是北京房價的最大賣點,北京成為世界經濟中心才是北京房價最強有力的支撐。股市回落幾千點都沒挫低房市價格,一旦股市復蘇大量解套資金沖進房市,北京等大城市的房價上漲趨勢可能會更加勢不可擋。由此看來,無論牛市熊市,炒房者獲利都是機會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