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學生雙雙轉變角色,其宗旨就是要教師變過去的教教材、講知識、使學生懂的教學模式為用教材教、組織學生自己學懂的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學懂,本質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就教師在教學實際中,怎樣引導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要我學”為“我要學”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數學 學習方式 學生
新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新課程指導綱要突破了以往歷次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也就是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力,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所以,在教改實驗中,尤其要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經過教改實驗探索,筆者認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應從四個方面努力。
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新課改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
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如教學“圓”一章時,我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畫圓。有的學生想到兩個人用一根長繩畫一個圓,有的想到一排人轉一圈畫一個圓,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圍一個圈,沿這個圈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為何現實生活中車輪都做成圓的,而車軸都裝在圓心上”這個實際問題,激起了學生要學“圓”的興趣。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還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權利,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體悟到成功的喜悅,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不斷增強,覺得數學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從思想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了。
二、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新課程提倡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但數學應用意識的失落是我國數學教育的一個嚴重問題,課堂上不講數學的實際來源和具體應用,“掐頭去尾燒中段”的現象還是比比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險、有獎儲蓄、分期付款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常識,如果數學教學仍舊視而不見,不管實際應用,恐怕就太不合時宜了。
數學家波利亞曾說:“數學教師的首要責任是盡其一切可能來發展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笨梢妼W知識是為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只會解答某一種類型的應用題、概念題等,卻不知道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我在教學“統計初步”時,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掃用具的數量、統計初三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等,在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學會了勞動、調查等,真可謂一舉多得。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變“學數學”為“用數學”。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過去那種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那種沉悶和嚴肅的教學活動將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如果學生的主體作用被壓抑,那么他們本有的學習靈感有時就會消遁。
在教學中,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如我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你們的助手,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边@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節課下來不但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還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這樣的課堂,因學生的主動而應該允許有些“亂”,當然,不是說亂成一團才為妙,但一個開放的、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課,應該有他們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適度的“亂”,特別是在教師控制之中的“亂”,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參加到教學中去創造性地學的。
四、變“單一媒體”為“多種媒體”
隨著我縣各所中學電教設施迅速增強,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選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成為現實,并且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以教師教為主變成以學生學為主,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喜歡這門學科。使我們的教學由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走向“屏幕教學”,由講授型教學向創新型教學發展。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作者單位:貴州余慶縣松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