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內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沒有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教學體系,對高職高專如何培養具有采、編、播合一的并具有個性化的播音員和主持人更沒有新的科學的研究。文章分析了我國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現狀、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難點、教學研究的切入點與創新點、教學研究的思路、教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期為我國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高專 主持與播音專業 教學改革
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隨著電視事業的迅速發展與沖擊,國外媒體到國內來參與競爭,廣播電臺、電視臺在辦臺觀念、用人機制、經營理念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廣播、電視一線的改革直接影響著教學,我們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應該如何培養具有采、編、播合一的并具有個性化的廣播、電視播音員與主持人。
從目前國內開設的主持與播音專業課程的現狀看,尚沒有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教學體系,培養的學生缺乏采訪、編輯、即興評述、節目策劃、對手配合、設備操作等能力,課程結構、課程設置、課時分配、實踐環節、教材等需要形成一個新的適應社會需要的系統。從所了解到的教學現狀、教育課題和相關科研項目上看,針對性的研究和討論較少且不能適應廣播、電視的播音與主持發展的需要,而已有的觀點多為練習有稿播音,對無稿、個性化主持及對采訪、編輯制作節目的能力的培養鮮有研究,對高職高專如何培養具有采、編、播合一的并具有個性化的播音員、主持人更沒有新的科學的研究。
一、我國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現狀
1.課程結構、設置、課時分配不合理,很多新節目類型沒有科學的理論闡述,而有一些現今少用或消失的節目類型卻仍在課程中,如文藝播音、通訊播音等;而新興的廣播、電視主持形式在教學中少有體現,如服務類節目、娛樂類節目、廣告影視配音、活動與會議主持等。課程里除了播音與主持有稿專業知識,少有采訪、編輯、即興評述、節目策劃、對手配合、設備操作等知識結構,也少有無稿主持的訓練。
2.實踐環節設置課時較少,特別是小課教學課時較少,而理論課較多,造成學生缺乏主持節目、采訪、編輯、節目策劃、對手配合、設備操作等實踐能力。
3.考試制度落后,沒有實行項目考核,沒有實行教考分離,沒有實行“會診”等,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沒有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缺乏一套適合適應現今傳媒的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材。
5.沒有完全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發展的原則,使學生主持個性發展不足。
6.沒有完全實行項目教學與職業技能考試,教學效果不盡理想。
7.教學的定位不夠準確,應做出修改。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日趨增大,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數量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而增加,社會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需求逐步加大,高職高專播音與主持人的培養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體系,并且在教學質量上進一步提高。
二、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難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廣播、電視一線進行了改革,其越來越窄播化的發展,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具有從事新聞采訪寫作、編輯、即興評述、節目主持、節目策劃、對手配合、廣播設備應用等綜合能力,要求廣播主持人應有個性化的魅力。
根據現今對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通過對我國電臺、電視播音與主持現狀、主持與播音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的分析、調查、訪問、交流,根據不斷發展的廣播電臺、電視臺的需要,嘗試調整課程規劃與設計、培養目標、改進教材、改進教學方法、改進考試方法等,制定相應的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方案、實踐方案、教材建設方案、課程考核方案等,探討高職高專的課程改革模式,培養適應現今電臺、電視臺所需要的播音員與主持人。
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課程改革的難點是:沒有可以借鑒成熟的經驗,沒有改革成功的典范。
三、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研究的切入點與創新點
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課程改革的主要切入點是:研究改革課程結構、課程設置,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改進考核辦法、創新改進教學方法等。
創新之處是:將構建新的課程結構、新的課程設置、新的培養目標、新的實踐教學形式、新的考核辦法、新的教學方法。
新的課程結構:實行“寬基礎,活模塊”教學改革,新的課程設置分為新聞類課程、主持與播音專業課程、文學類課程,增開了實用性較強的課程:電視化妝、聲樂訓練、表演基礎、形體訓練、影視廣告配音業務、活動與會議主持、市場營銷、非線編輯、網絡新聞等。
新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省、市、縣級臺的具有個性的采、編、播合一的播音員、主持人。
實踐教學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發展的原則,讓學生在實踐時做出成品節目,除了小課實踐,還有安徽省電臺、各地市電臺、院電臺、系模擬臺、小課輔導間等為學生提供平臺,增加實踐時間,培養具有個性的、采、編、播合一的主持人。
新的教學方法是:實行項目教學法,教學完成各個項目,提高教學效果。
四、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研究的思路
第一階段:搜集信息,閱讀文獻,為課程教學改革做準備。
第二階段:完成主持與播音專業的課程教學雙綱、實踐教學訓練方案、雙項考核辦法。
第三階段:完成主持與播音專業的課程中專業課程、基礎課程的改革方案。
第四階段: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
第五階段: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的修正、總結。
第六階段:逐步編寫高職高專專業教材。
五、高職高專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全面整理國內外現有的廣播、電視主持與播音教育方面的文獻和研究報告,形成研究的素材。
2.調查調研法:對廣播電臺、電視臺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剖析廣播電臺的現狀。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的學生進行采訪、調查,了解教學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切入點。
3.項目教學法: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全面了解教學現狀,為制訂對應的主持與播音課堂教學規程和評價模式提供基礎。
4.交流研討法:研究并借鑒其他院校好的經驗和做法。
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改革應依據我國的廣播、電視播音與主持的教學現狀,通過對高職高專的主持與播音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培養的質量,提高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采、編、播的能力與個性發展的空間,推動我國主持與播音專業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陶秋燕.高等技術與職業教育的專業和課程[M].科學出版社,2004,10.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學法十二講[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6.
[3]陳雅麗.實用播音教程廣播播音與主持[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1.
[4]胡正榮.世紀初大眾傳媒發展戰略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6.
[5]張頌.中國播音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1.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