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傳統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教育競爭格局。就高職院校教學改革而言,實施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本文擬就分層教學的幾種模式、分層教學的實施等問題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職教育 教學改革 分層教學 因材施教 綜合素質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分層教學是適應高職教育現狀,進行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目前隨著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不斷深入,高職教育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其中尤以生源多樣化問題最為突出。筆者所在的單位有對口高職生和普通高職生兩個類別,文理兩類,學生分別來自普通高中、職業中專等學校,成分比較復雜,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加上每個學生的先天素質,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于是乎“教學難”、“管理難”的聲音四起。事實上,這是由于傳統的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不適應現狀造成的。“同一專業大一統”的教育、人際交往能力模式、“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教育競爭格局。就教學而言,從現狀出發,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實施有差異的分組、分層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2.“多樣性”是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
原國家教委職教司司長楊金土說過:“幫助每一個人成功,正是從事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應有的基礎理念”。幫助每一個人成功,而不是強調選拔和淘汰,也應成為每個職教工作者的共識。由于教育市場的激烈競爭,各校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出發,對各種生源兼收并蓄,導致了新生水平的參差不齊,對這一現實,我們應該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去認識,從“幫助每個人成功”的觀點出發,為學生提供“多樣性”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使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這是高職教育應盡的義務,也是高職教育特有的功能。就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而言,由于其家庭背景和個人意愿的差異,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要求也不同:有急于掌握一技之長為就業做準備的,有希望打好基礎為進一步深造做準備的,無論哪種動機都有其合理性和現實意義。
所以,高職教育必須是一種在教育層次、培養目標、教育形式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教育,滿足多種學習需要和發展途徑的教育。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體現高職教育“多樣性”這種本質要求的。任何高職院校如果單純強調不同生源的兼收并蓄,而面對“多樣化”的學習對象采用“一鍋煮”的辦法組織學習,那必將自毀聲譽,陷入絕境。
3.高職教育應注重學生個性潛能的挖掘和優勢智力特長的發揮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心理學家提出了人具有多種智力的觀點,特別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對西方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多元智力理論的核心是承認人才的多元性,強調正確看待個體差異。認為人至少有七種智力中心:語言/言語、音樂/節奏、邏輯/數理、視覺/空間、身體/運動、自知/自省、交往/交流等。七種智力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使每個人的總體智力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多元智力理論還認為:沒有人能學會需要學會的一切,成年人往往只有一種智力能達到輝煌境界。而傳統的衡量人才智力水平的標準是:語言/言語、邏輯/數理能力的強弱,也即是二元智力理論。上述兩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在學校的考試成績往往是優秀的,大部分人可以走進大學校門,但高分也只能表明他們在上述二元智力方面有優勢。相反,成績稍差的學生至多只表明他們的智力強項不在語言、邏輯數理方面,而完全可能在紙筆測驗無法測出的其他智力方面,如動、視覺、空間能力等等。
所以,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可教育性,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又都是出色的,我們的教育應該注重學生個性潛能的挖掘和優勢智力特長的發揮。高職教育應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并以多種方式去發現人才,培養才人,使語言、邏輯、數理能力強的同學有望進一步深造,而這方面能力稍差的學生學得一技之長,能順利就業。這正是因才施教的具體體現,分層次教學也就勢在必行。
二、分層教學的模式
1.在班里進行分層
一般說來,高職學生英語程度高低取決于高中英語的基礎。由于高中英語基礎的參差不齊,導致他們升入高職后英語程度出現個體差異。這樣,學生的成績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為了解決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統一教學要求發生的矛盾,我首先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和學生能力在班里進行分層,分為:一般,較好,優秀三個層次。每學期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變動一次。該升則升,該降則降,把競爭機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英語成績一般的追較好的,較好的緊追優秀的,在我教的班級中,實行的分層次英語教學模式效果很好。同學們你追我趕,誰也不甘落后。期末考試該班英語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
2.在教學中進行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講解,在具體教學中進行分層。
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教學中不能為求得一部分學生而犧牲另一部分學生,每一個學生,包括學習成績一般的,都具有學習的內在潛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有利于發展和開發學生的潛能,因才施教。為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制定了彈性分層目標:A.基礎性目標;B.發展性目標;C.提高性目標。基礎性目標是每個學生必須而且可以達到的。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選擇發展性目標和提高性目標。
對于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彈性分層教學目標,老師必須了解到每個學生的選擇是不同的。這樣就能給學生提供多種嘗試,選擇,發展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的思維和情緒處于激發狀態,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不斷向高一級目標邁進,進而提高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避免了兩極分化。
例如:A,B,C分別代表基礎目標,發展目標和提高目標。
Senior Book : Unit 6 Good manners.
Aims and demands:
A. Have a general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and read the text correctly and fluenly.
B.Be able to tell something about.Good manners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ext.
C.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answer some deep questions.
第一層學生能回答一些文章中明確的、直接的問題,即談談作者的觀點和態度,事情的前因后果。第三層學生能就文章內容通過已有的知識進行發展性、創造性思維,能回答涉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義等問題。通過以上分層次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相互滲透,又可以在回答問題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英語課堂上教師既要提問學生,又要組織學生對所講的重點內容進行操練。在操練過程中也可以分開層次,根據所提供的語言素材,情景與任務要求,自己組織語言,進行說話,討論,辯論,采訪或報告等,操練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高職教材中,安排有討論,聊天,評論,自述,講故事等。第一層學生可以操練一些簡單的短語,詞組。第二層學生操練一些文章中的某些段落,進行擴散性思維。第三層學生要求用已學過的詞組,句型,語法綜合的進行評論。
課堂內容進行到最后時,可給學生布置分層次的作業,例如:
A.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try to read it correctly and fluently.
B .Memorize the important in the passage and try to recite it .
C. Retell the text about good manners.
三、進行學習過程分層
在改革英語課堂教學分層的同時,要注意使學生學習過程分層。因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主要表現為學習速度的快慢和學習方法的選擇。所以,學生學習過程必須是個別化的,分層的。只有在分層的學習過程中,有差異的學生才能調節學習的速度,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的形成和獲得,往往受其發展水平,能力差異等自身因素的制約。因而,教師應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英語學習一般的學生,要指導他們注重基礎知識,復習高中英語中重要的單詞,語法,句型。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指導他們在高中英語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基礎知識,多做練習,多聽,多練口語,注重英語閱讀。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指導他們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在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并進行寫作練習,培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無論如何,在學習分層過程中,要注意“立足中間,抓住兩頭”。這樣,全體學生都可以積極地投入學習,通過自身的努力,分別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并盡力向更高目標前進。在分層次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異步強化訓練占課堂教學過程的大部分時間,這兩個階段的教與學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感受到求教育有對象,競爭有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肯定進步與成績,找出問題,明確努力方向,同時也使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信息,以便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從而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
四、進行測試分層,客觀評價每個學生
無論學生的家長還是老師,都希望每個學生把英語學好,考試取得好成績。但總是有一部分學生英語學不好,考試不及格。究其原因,除了我們的教學方法不適合學生的學習之外,我們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方式也不適合。每次考試,這部分學生總是遭受失敗的打擊,致使他們產生自卑感,對學習英語失去了興趣。我們不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成為尖子生,但我們在教學中可以盡最大努力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那么我們的測試就要分層,就要以不同的標準,客觀的評價學生。新生在每次測試中,考題都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分出層次:基礎知識題占60分,提高題占20分,考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題占20分。60分基礎題皆在降低難度,注重基礎知識,讓差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成就感,增強學英語的信心。而20分提高題可以讓學生經受“跳一跳,摘桃子”的體驗。最后20分的發展題,作為附加題讓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分層次測試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通過教學實踐我感受到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即在班內進行分層教學,課堂上進行異步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