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運動員各個年齡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和不同訓練階段,建立一個完整固定的訓練體系,以便更合適地把撐竿跳高各時期的訓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關鍵詞]撐竿跳高 運動技能 素質能力
在以往有關撐竿跳高的一些教法文獻中登載的內容,主要是高水平運動員的技術形成運動技能和素質能力的發展。當然,有些文章也提到了關于青少年撐竿跳高訓練的問題,但只是接觸到一般性的訓練手段和身體素質的發展。我認為,我們現在需要建立一個完整固定的訓練體系,以便更適合地把撐竿跳高各時期的訓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我們試圖建立這樣一個訓練體系,使之解決技術教法也包括各階段運動技能的形成問題。
一、準備階段(10歲~13歲)
兒童來從事田徑運動,也是他們體育活動的開始,此時的他們什么也不會,但有極強的好奇心,很想學并希望能很快的學會。教練員此時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對練習產生更大的興趣,激發他們盡早地成為一個真正田徑運動員的愿望。剛開始,必須使兒童在訓練時感到輕松有趣,在很大興奮狀態下完成練習,采用游戲的方法很容易達到這個目的,課的大半時間應盡可能采用游戲和競爭接力的內容,在游戲中教練員能觀察到每名兒童的運動特點(這點對教練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是重要的),初始階段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動作的靈巧性和協調性。
從一開始,教練員應重點發展兒童的動作速度,因為在10歲~13歲的年齡階段,兒童具有提高頻率來發展動作速度的有利條件,這種情況下,教練在訓練中需要多采用游戲的方法,在跑姿比較正確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組織接力跑、下坡跑、臺階跑和短距離跑。由于他們將來是使用玻璃鋼竿跳躍的撐竿跳高運動員,這就要求運動員不僅要有速度力量和技術訓練,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在活動支撐中控制自身的能力。所以,從10歲~13歲開始,就應該打好體操訓練的基礎,主要采用全面發展性體操練習(技巧、滾翻及簡單的器械上練習等)。因為我找的學生主要是從事撐竿跳高業余訓練,所以各種訓練的手段和方法應盡可能地與撐竿跳高有聯系。如各種懸垂擺動(在單杠上、肋木上、吊繩上和樹枝上等)動作、引體向上和爬竿爬繩等。這些練習手段可用不同的組合安排到每次訓練課中,主要以游戲和接力的形式進行。特別要注重的是單杠和吊繩上的練習,這些練習和我們的主攻專項撐竿跳高動作很接近。
隨著學生體力和能力的增長,教練員不僅要根據學生已經達到的成績,要考慮學生對待訓練課的興趣、心理特點、掌握運動量的能力和身體素質水平增長的速度等方面來估計學生的能力。
二、專項運動開始階段(14歲~16歲)
這個時期是過渡時期的一個階段,開始了第二性征的發展,考慮到這種情況以及對運動員自我感覺的觀察,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量和強度,從14歲開始,可以允許掌握田徑中一些項目的技術,這些項目能發展一切必要的身體素質,也是撐竿跳高的副項。如跳遠、跨欄、助跑無級跨步跳、跳高和平跑。掌握了這些項目的基本技術后,運動員在已得出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將比較容易地掌握撐竿跳高技術。
繼續發展動作的靈巧性和協調性,此時已不能局限在游戲的方法,而要采用一般和專門的體操練習手段來發展這些素質。如單杠、雙杠、吊環和吊繩上的各種動作練習。因為專項運動的開始階段是少年期整個體育活動中打好體操基礎的最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還有一些重要的就是發展速度素質和動作的頻率素質,也是發展運動器官最佳時期。這時應該練習動作的反應速度,起跑和加速的能力,在不破壞動作結構的情況下達到最大的速率,此時短距離(30米~50米)是優先發展速度素質,而100米以上的距離則是練習跑的技術和發展跑的能力。
從13歲開始可以掌握撐竿跳高技術,這時應讓初學者練習分解和完整相互結合的撐竿跳高技術,但應該著重強調最重要的技術環節,給予特別的注意,例如,最初的主要練習應放在插穴和起跳及竿上的懸擺,同時,應該繼續完善在器械上的擺動動作爭取在竿上也完成同樣的練習。隨著掌握了插穴技術和懸垂,還有一項重要練習不可忽視,就是要學會并改進持竿和持竿跑,這時要告訴學生的就是持竿跑注重放松。要知道,14歲~16歲是掌握撐竿跳高技術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在前三年的訓練中,運動員已建立了一定的正確動力定型,下一步的重點則在一般和專門身體素質訓練的基礎上去改進和完善已基本掌握的技術。
三、訓練深化階段(17歲~19歲)
在這個階段,進一步發展速度素質和保持動作最快的速率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在這個年齡段和上述兩個訓練階段一樣,速度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機體的自然能力,所以運動員必須嚴肅對待發展自己的速率和速度素質原則,到后來,再去發展將是很困難的。繼續加強體操訓練,從一般的體操練習過渡到和撐竿跳高動作相似的動作,為了發展個別肌肉群的力量,在訓練中應采用專門的體操練習。
撐竿跳高技術的形成過程,是在進一步完善單個動作和完整動作的計劃中進行的,如果有目的地去鞏固和加強某個動作,則開始是單獨做的,最后,必須爭取在完整的技術中完成。從16歲開始,為了發展鞏固某些肌肉群的力量,可采用各種負荷的杠鈴練習,但重量不宜過大,重量應是運動員自身體重的60%左右,只有在做個別專項力量練習時可以加大些。但克服自身體重的力量練習必須加強,如單杠和爬繩等練習。臥推、坐推、單臂推和平舉等力量訓練手段也可以多練,因為推拉的力量在我們的專項力量中是極為重要的。
撐竿跳高運動員多年訓練的主要任務、手段和檢查指標

18歲~19歲年齡組,速度自然發展的潛力已基本上發掘出來,此時計劃中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速度力量素質,這是運動員進一步發展速度能力的重要手段,速度練習不像前兩個階段只限于短距離(30米~50米)而且應有中等段落跑(80米~120米),如果是要檢測跑的能力是否增強,也可進行300米的跑能力測驗。發展速度力量素質必須和發展力量緊密相連,所以負重練習在這個年齡段要給予極大的重視,訓練重量應該增加,但不提倡做極限的負荷。
四、訓練完善階段(20歲~23歲)
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是在解剖和生理方面的機體已充分形成。撐竿跳高技術進一步完善是在經常地將學會的運動素質體現的跳躍的分解動作與完整技術中進行的。為了完善速度能力,這個階段應該進一步發展速度力量的素質,同時,運動員的速度能力不僅要表現在平跑中,更重要的是在專項的持竿跑中反映出來,特別應該強調的是,運動員必須在最快的可控速度下要正確的完成插穴和起跳。在這個階段的力量和其他的負重訓練手段應帶有專門性的特點,也就是說,所選擇的練習和完成練習的動力特點應該適合竿上的技術動作特點和結構。
這個時期應該基本完成發展各種身體素質的訓練任務,以后的任務就是保持已達到的水平。運動員的全部努力應放到爭取達到最高的運動成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試跳中,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運動技能和技巧。運動員應該取得比賽經驗和在重大的比賽中表現出穩定的高水平成績。
(作者單位:廣東珠海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