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喜新、厭舊、好奇是人的天性。不管中考作文形式如何變換,對于一般學生而言,記人敘事類文章都是考生的首選。那么,在審題立意構思之后,該如何讓作文開頭多一些懸念,讓情節搖曳多姿,波瀾起伏,產生攝人心魂的藝術效果,以迅速抓住閱卷者的興趣,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呢?
剪輯一個精彩的片段
一個成功的電視電影導演,往往會把最精彩、最驚險、最刺激的片段或高潮放在開頭,借此來吸引觀眾,增加影視劇的收視率,很多作家也是如此。考場作文,必須建立把最精彩的內容放在開頭的意識,力求讓精彩的開頭迅速抓住讀者眼球,激起讀者繼續讀下去的欲望。請看滿分作文《“極地”挑戰》的開頭:
“快點!站好!右邊第三個,手指貼緊褲縫!”“你——站出來,出來站還站不好,就給我站一個下午!聽見沒有?”那位教官正對著我前面的那幾個男生兇巴巴地訓話。再看看那幾個男生,平時總是高昂著頭,對女生更是兇巴巴的,此時,全都成了綿羊。
如雷的吼聲,嚴厲的批評,鮮明的對比,只三兩句,就迅速地粘上了讀者,讓讀者欲罷不能,只有乖乖地看下去。
提出一個思考的話題
這是最俗套也是最具懸念的作文開頭。畢竟,大眾之美也是一種美。當然,如果你所提的問題具有思考的價值,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開啟讀者的思維,同樣也能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讓人欲罷不能。請看滿分作文《我的季節我做主》的開頭:
花季青年,能撇開家長的支配,我的季節我做主,我的地盤我做主嗎?
帶著這道千年的難題,我穿越時空隧道,飄飄悠悠地來到了春秋戰國,我要叩問孔子,叩問屈原,看看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千古難題。
文章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三言兩語就留下懸念,同時,文字也給人厚重之感。若能在文章開頭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激發讀者思考的興趣,或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便能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亮出一個重要的物件
不少文章巧妙地選擇了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這個線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如果在文章開頭,就讓這個人、事或物帶著幾分“神秘”或幾分“怪異”閃亮登場,同樣能讓人心馳神往。請看滿分作文《那一幕,我難以忘懷》的精彩開頭:
“號外,號外,林立在汶川的妹妹來信了,里面還有一沓照片呢!”
靜謐的中午就這樣被打亂了。寧靜的嗓門天生尖銳,加上她刻意捏起了嗓子,又運足底氣,就格外具有震撼力。幾個小子,加上幾個“野丫頭”早已按捺不住,一群“瘋子”沖出來就想搶信。就連幾個睡覺特別香的家伙也睡眼蒙眬地喊:“什么事?什么事?這么刺激!”
你肯定也被這神秘的信拽著,急切地想知道那里面是什么了吧。里面有沒有玉照?你可以猜想,文章就這樣一路懸念地展開,緊緊地牽扯住讀者的視線。
創設一個典型的環境
每個故事的發生、展開都需要一個環境,假如在文章的開頭,直接把故事場景精心描繪一番,或者精心營造一個或凄涼或優美或靜謐的氛圍,巧妙地將讀者置身于這個環境之中,同樣能產生巨大的吸引力。請看滿分作文《那一幕,我難于忘懷》的開頭:
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向我襲來,偶爾還會有頑皮的小雪花落下來,就像跳舞一樣。走在路上,我想,在外做生意的爸爸應該回家了吧。
“刺骨的寒風”、“飛揚的雪花”,開頭僅用兩句話,就營造了一種寒冷、靜謐的氛圍,引人入勝。
再看滿分作文《烏江水?霸王情?》的開頭:
烏江水的澎湃濤聲依舊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滾著,不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無盡的霸王情……
項君之力拔山兮,孤水無奈草萋萋,垓下雖敗威尤在,何故棄騅哭虞姬?
文章一開始就渲染出一種悲壯、凄涼的氛圍,巧妙地將讀者置身于遙遠的古戰場之中,讓讀者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發出一個奇特的聲音
這實際上就是“先聲奪人”之法,特別是那些奇特的聲音:嬌小的、恐怖的、尖銳的,各種異樣的聲音,往往能刺激讀者的神經,激發讀者的探“奇”欲望,讓人不由自主地讀下去。請看滿分作文《阿婆,你看這日歷》的開頭:
“阿婆,阿婆,你看這日歷,怎么不對呀?”我站在日歷邊,故作奇怪地大聲問道,嘴角有掩飾不住的笑意。緊接著,便聽到阿婆踢踏踢踏的腳步聲。阿婆朝日歷看了一眼,馬上明白了,伸出手來,輕輕拉拉我的小臉。
“日歷不對”本來就有些邪門了,偏偏又“故作奇怪地問”,“嘴角有掩飾不住的笑意”……一連串的疑問一下子就緊緊吸引了讀者,將讀者的思緒拉入到作者設定的場景之中。
制造連續多變的情節
精明的電視編輯,每一集結束時,或挑起新的矛盾,或制造新的事端,或引出新的人物……以各種方式留下一個個懸念,讓觀眾鎖住電視頻道。作文也應如此,舊矛盾解決了,新矛盾又產生了,于行文中制造三四個懸念,便波瀾不斷;也可效仿講故事,話不說完留一手,或“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吸引讀者關注。請看:
星期五,我和小玉一時心血來潮,決定翻山回家。我們雇請的“向導”是一位與我同齡但個子比我矮一頭的男孩。
“我們還是乘車吧!”還沒到山腳下,小玉就開始打退堂鼓了。
“你看,天這么熱!你們又從來沒有走過山路,萬一中了暑可不是好玩的……”“向導”也“好心好意”地勸導。
我知道他是想趁機甩掉“包袱”。“哼,還嫌我們是累贅,也不瞧瞧自己個頭有多高。今天,咱們就比試比試!”聽出“向導”的弦外之音,我和小玉的犟脾氣又來了,牙一咬,豁出去了。
“我”想走山路又怕吃苦,矛盾;一方想趁機丟掉“包袱”,另一方卻“豁出去”走山路,矛盾。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矛盾交織中,懸念頓生,情節曲折,這樣自然就套牢了讀者。
總之,作文的開頭方式有很多,如何能只一眼便牢牢地吸引住讀者是重中之重。同學們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合作文體裁結構及主旨表達的開頭形式,力爭在第一時間勾起閱卷者的閱讀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