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北翼、水綠新都”8個字,已成為長豐縣最大的營銷名片,作為飄落合肥北部的一片銀杏葉,新北城的財富故事將從2008年開始激蕩上演。
廬州北翼、水綠新都
“廬州北翼、水綠新都”,這8個意蘊美麗的字,從2005年開始,成為長豐進行區域營銷的最大名片出現在世人面前,并通過多種媒體的擴大宣傳,廣為傳播。在這8個字的背后,是長豐正在全力建設的合肥市北部新城。
“雙鳳朝陽”,是另一個針對方圓7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核心區的美妙形容。聶愛國告訴《決策》:“以工業化、城市化為主導是長豐最大的發展戰略,而如何更好的城市化,是擺在長豐面前的首要問題,具體說就是如何按照現代化大城市副中心的高要求,來建設合肥市的北部組團。”
實際上,建設合肥新北城,正是長豐縣“融入合淮、與市俱進”戰略決策的最完美體現。
長豐與淮南市背靠背,與合肥市面對面,隨著打造省會經濟圈,以及建設沿淮城市群戰略的實施,合肥、淮南兩大城市都進入經濟總量擴張與質量提升的加速發展期。2008年2月,“合淮同城化”第一次正式寫進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城間縣”的地緣優勢,就成為長豐最大的優勢。于是,在長豐人眼中,立即展現出一幅精美的畫卷——打造“省城北城區”。
與此同時,2005年下半年,合肥市“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正式提出,長豐南下與合肥北上兩大發展走向,在長豐南部經濟區“勝利會師”。兩者的契合,演奏出長豐“與市俱進”最美妙的一段音符。
繼合肥市濱湖新區強力啟動之后,北部組團成為合肥市141空間規劃中,第一個被批準的城市組團開工建設。2008年3月,北部新城核心區“井”字形道路正式啟動,投資2.6億元,建設總里程10.6公里。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雛形、八年基本建成”的目標,北部新城核心區的啟動區,將在2012年展現在合肥北部雙鳳湖畔。
城與人的雙重改變
“南有濱湖新區、北有北部新城、中含翡翠項鏈”,合肥市南北呼應格局正在隨著北部新城的啟動而成型。而對長豐來說,通過北部組團建設推動長豐的城市化,可以為縣域經濟擴量提質注入一股可持續的力量,這是長豐“與市俱進”戰略帶來的最大效應。
但是,對于長豐來說,建設北部組團,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聶愛國專門就此撰文認為:“北部組團其建設發展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結構轉型的城市化過程,不僅要推進產業結構、空間結構的城市化轉型,同時要推進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和群眾素質的城市化轉型,從一定意義上看,后者轉型的任務更加艱巨和迫切。”由此,聶愛國告訴《決策》:“長豐最大的優勢是人,而不是‘城’,如果人不改變,就是進了城也沒有用,還是發展不起來。”
因此,利用北部組團的建設來完成人的改變,就成為新北城的第二大效應。
在北京城,素有“上風上水上北城”之說,如果把這句話借用過來,在合肥同樣適用。而“水”與“綠”則是新北城的精神內核,所以,合肥市長吳存榮在視察新北城時,將其形容為“五湖連珠”。如今,五湖已成為新北城的最大賣點之一。正因有“水”作為先天基礎,現代化生態型“水綠新都”才能成為現實。
智者樂水。站在財富頂端的“藍血”一族,從來都是將最迷人的水岸景觀攬入自己的生活疆域。只有當一個人擁有縱覽天下的氣魄與實力,才能感知水之靈性所帶來的優越生活之真諦,合肥新北城將因此而變得與眾不同。
正因如此,合肥新北城也不單純是合肥市城市建成區的地理擴展,新北城將樹立一種生態家園的品質,代表一個人的品格與品味,更代表一個城市的品牌。
駕馭生活的人只選擇未來。而身份與財富的象征絕不僅僅是一個人擁有多少金錢,而是這個人選擇了一種展現其獨特魅力的生活方式,合肥新北城將會是每一個有身份、有思想、有創意的人都不能錯過的上上之選。
“長豐新印象,合肥新北城”。作為飄落合肥北部的一片銀杏葉,新北城的財富故事將從2008年開始激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