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電子案”全面和解
經過長達四年多的審理調解之后,被稱為“中國股市第一案”的東方電子民事賠償案終于塵埃落定。截至目前,絕大多數投資人已經獲得賠償。
據法院查明,原煙臺東方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隋元柏、原董事會秘書高峰、原總會計師方躍,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購買的1044萬股內部職工股的股票收益和投入資金6.8億元炒股票的收益,共計17.08億元,通過虛開銷售發票、偽造銷售合同等手段,將其中的15.95億元計入“主營收入”,虛構業績,使“東方電子”自1997年起成為績優股,并4次實行送、配股方案,人為拉高了股價。
截至2007年12月30日,除了134名不在賠償范圍內的投資人主動撤回起訴以及30名因交易資料不齊等原因尚未達成調解協議投資人,其余案件全部以調解方式結案,調撤率占全部起訴原告的99%。東方電子“以股代債”,選擇用股票賠付方式,以每股6.39元的合適價位,在牛市和解。最終,又通過法院協助執行的方式完成了股票過戶。截至目前,絕大多數投資人應獲得的股票基本過戶完畢。
保險單上未簽名格式條款不免責
一原告為自己的出租車向被告某財產保險公司投保了車輛第三者責任險,投保限額5萬元。被告向原告收取了相關的保費后,發給原告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單,但原告本人未在保險單上簽字。2006年1月31日,原告雇傭的司機駕駛出租車將兩名行人撞傷后駕車逃離現場,原告得知后即報案并將車送至交警部門,交警部門認定司機負全部責任,原告遂賠償兩受害人各項費用共計4萬余元。其后原告向被告提出理賠事宜,被告認定保險車輛肇事逃逸,不屬保險責任,不予賠償。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簽訂機動車輛保險合同是基于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保險合同合法有效。投保單上關于賠償責任的免責條款屬格式條款,有關于保險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免予賠償的內容。但原告并未在該合同上簽字,不能證明被告以合理的方式提請原告注意該條款及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故被告某財產保險公司的賠付責任不能免除。
近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某財產保險公司給付原告保險賠償金人民幣4318560元。
出假證明敲詐未遂入牢獄
擔任中山市同力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被告人黃炎林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中山市明豐貿易公司等34家欲注冊成立的企業沒有足夠的注冊資金注入,而將上述單位資料交由被告人程少南偽造出相應的銀行詢證函及銀行進賬單,并據此為上述34家企業出具虛假驗資報告,期間非法收受中山市明豐貿易公司的錢財共計人民幣9640元。2007年2月,被告人程少南以向工商管理部門舉報同力事務所出具虛假驗資報告為由,向該所所長葉某敲詐勒索人民幣5萬元。之后,葉某向工商管理部門報告,工商管理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隨后將黃炎林和程少南抓獲歸案。
近日,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牟利的案件,一審依法判處被告人程少南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判處被告人黃炎林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5萬元。
A股首例QFII短線交易訴訟
A股市場第一例針對QFII短線交易的訴訟在南寧糖業與馬丁居里(MartinCurrie)之間展開,涉及金額約4000萬元。
作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馬丁居里并未按規定持有南寧糖業股票,而是選擇在2008年1月4日、11日、14日、15日、16日和25日累計賣出南寧糖業1453.5656萬股,占總股本的5.07%,出售價格在18.34元至20.45元之間,實現了較為豐厚的盈利。
《證券法》第47條規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六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馬丁居里買入至賣出南寧糖業股票的時間間隔正好在六個月之內。
因此,南寧糖業認為,該公司應將其上述交易所獲取的收益交付給公司,為保護公司及廣大股東的利益,南寧糖業委托律師向南寧市中院提起了訴訟,請求判決被告一、被告二短線交易1453.5656萬股南寧糖業所獲收益歸原告所有,并交付占用上述收益期間的利息,同時請求判令被告三對被告一、被告二承擔連帶責任。
目前,南寧市中院已受理南寧糖業的起訴,并且已裁定凍結被告馬丁居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3960萬元或查封其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凍結原告南寧糖業用于保全擔保的銀行存款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