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警鐘在鳴響
美國大型投行貝爾斯登公司幾近破產終被摩根大通收購,給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們敲響了警鐘。美國總統布什已經確定與一些高級金融政治家舉行危機會談,除了財長亨利·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之外,證券監管機構的負責人也將參加。
就在貝爾斯登公司破產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18日,美聯儲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0.75個百分點,這將使美元對其他貨幣匯率繼續下跌并給歐洲出口企業帶來更多問題。
美國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在接受德國《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呼吁,對狀況不佳的美國銀行實行國有化。他認為,銀行危機不但會給美國經濟。也會給歐洲經濟帶來嚴重后果。
銀行業近期可能還會傳出一些壞消息。除了貝爾斯登外,雷曼兄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公司也將公布今年一季度業績。這四大金融公司的市值在過去幾周大幅縮水。原因有兩點:第一,它們因為危機而下調收入增長預期。第二。幾個月來,對銀行破產的擔憂一直在市場上蔓延。就像政府的每次救市行動一樣,貝爾斯登公司這次獲得緊急注資,對市場信心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這會消除一部分市場恐慌。另一方面,美聯儲大膽的干預措施也表明,美國銀行系統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有多嚴重。
保爾森承認經濟正“急劇下滑”
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近日承認,美國經濟形勢已經急轉直下。
保爾森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被問及美國是否已經陷入衰退的問題。他回答說:“重要的是,我們知道目前正處于急轉直下的階段。毫無疑問,美國民眾也知道經濟形勢正在急劇下滑。”
他還說:“我們的資本市場正在發生動蕩,自從去年8月份以來就是這樣。我們正在全力應對。正在尋找走出這種局面的方法。對于我們的各個市場,我信心十足,因為它們能夠迅速恢復。適應能力很強。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已經在全力應對此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人說,美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倒閉顯示,這場全球金融危機比決策者們幾周前意識到的更嚴重、更普遍。
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一卡恩今天在巴黎說:“這場開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比幾周前更嚴重,而且更具全球性。”他說:“我們面臨的風險和威脅都很大。經濟環境還在繼續惡化。”他還說,美國的災難將給其他經濟體造成影響,需要一個“全球性的解決辦法”。
斯特勞斯一卡恩是在經合組織主辦的歐洲結構改革會議上說這番話的。
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近日發表的評論中說,目前這場震動美國市場和全球經濟的危機可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格林斯潘承認,因為這場危機,變革是必須的。但他認為,改革措施不能破壞自由競爭的原則。
美國經濟酷似10年前的日本
隨著美國大型證券企業貝爾斯登公司事實上遭到破產處理,作為資貸問題發源地的美國的金融不穩定局面,已經開始呈現金融危機的征兆。有人認為,金融危機與美國的經濟衰退形成連鎖反應。將導致世界范圍的經濟混亂。這種悲觀觀點正在急劇擴散。在市場中,很多人指出了目前的情況與當年日本金融危機之間的相似性。
一名大銀行人士表示:“美國也陷入了與1997年山一證券公司破產時同樣的境地。”這樣的廉潔開始充斥市場。人們開始把美國住宅泡沫崩潰導致大型金融機構陷入經營危機的現象,與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后產生的不良債權問題相提并論。
實際上,去年底次貸問題日趨嚴重以后,美聯儲就參考1997年至1998年日本銀行曾采取的措施,實施了各種對策。
專業人士認為,雖然加降息0.75個百分點,4月以后還將繼續降息。一家美國投資公司表示, “聯邦基金利率將降到1%”。
若是如此,考慮到美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接近2%。其實際利率將出現較大的負值。這酷似當初奉行“零利率”政策的日本銀行的做法。
不過,正如“日本失去的十年”這段歷史所證明的那樣,僅靠寬松的金融政策無法渡過嚴重的金融危機。市場對美聯儲的意圖看得十分清楚。一家大型證券公司表示,美聯儲是在“爭取時間”。正如一位市場人士所說,難以遏止的美元貶值和股份下跌的趨勢“正在迫使美國政府最終作出投入公共資金的決定”。這也與日本當時投放巨額公共資金之前需要時間,但市場壓力卻不斷增加的情況極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