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特色是注重實踐。科學發展觀是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實踐性是科學發展的基本屬性。首先,科學發展觀形成于實踐。其次,科學發展觀指導于實踐。第三,科學發展觀發展于實踐;這次學習實踐活動與以往我們黨歷次主題思想教育活動相比,更加注重突出實踐特色、解決實際問題。青海把“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求真務實,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功之路。”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實踐載體,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并運用它來研究解決青海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關鍵的要求是改革創新。
第一,創新理念,形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思維。在思想深處,我們一定要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要堅持科學的發展導向。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通過學習實踐活動,使思想觀念來一次根本轉變、思維方式來一次根本轉變,在思想深處把科學發展觀立得更牢。
第二,創新思路,開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路徑。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具體到青海,這條新路就是省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提出的,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功之路、加快推進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進程。
第三,創新方式,完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措施。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總體思路,只有轉化為制定和實施更加符合發展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群眾期待的具體操作措施,才能真正取得推動科學發展的實效。
第四,創新體制,健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保障。中央領導同志反復強調,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完善的制度、健全的體制更具有導向鮮明、規范有力、監督有效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一個方面的問題,分別由省委和省政府主管領導牽頭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其目的也是從制度、體制和機制入手提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
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要通過建立健全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城市規劃、土地供給、環保約束、財稅分配、民生保障、輿論引導、干部實績考核等各個方面的體制機制,為推進科學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體制機制保障。
通過學習實踐活動,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實效。
在保持和發展大好形勢上取得實效。就是要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不動搖;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這個基本要求不動搖;堅持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不動搖。
在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上取得實效。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青海省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做好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努力開創青海“三農”工作新局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緊密結合實際。要加強宣傳,積極引導;要循序漸進,穩步推進;要尊重農牧民意愿,調動農民積極性。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必須突出工作重點。農村改革發展涉及的方面很多,必須抓住重點,帶動全局。要緊緊抓住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體化新格局這個根本要求,大力加強農牧區制度建設和創新。要緊緊抓住提高農牧業集約化、產業化水平這個關鍵所在,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要緊緊抓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個基本要求,大力發展農牧區公共事業。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堅持把農牧區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經常研究、經常部署、經常檢查。
在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實效。10月15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第3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站在統籌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統籌民族地區協調發展的高度,著眼于青海等省藏區的特殊戰略地位和解決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政策措施,為青海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貫徹國務院《意見》,必須始終牢牢把握正確的原則,要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要堅持統籌兼顧,實施分類指導;要堅持自力更生,強化政策支持。當前,全省上下都要振奮精神,迅速行動起來,全力落實好國務院的《意見》。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在全省掀起一個學習宣傳《意見》的高潮,讓全省干部群眾深切感受中央關懷,深入領會中央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要把貫徹落實《意見》與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正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結合起來,與當前的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切實把中央精神轉化為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功之路的強大動力,努力奪取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