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長云暗雪山”,歷史上的青海籠罩在這種朦朧之中,一再被猜想、被誤解,或者被人們敬而遠之。隨著青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世人對青海、對青藏高原的正確認識與深入了解顯著增加。當前,青海省上下正在進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欠發達地區科學發展之路。今天我們邀請了省、市、縣的一些領導、專家,就這一話題進行探討。
主持人(中國經濟信息半月刊記者劉為民張超):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日趨嚴峻,影響正在從沿海向內地擴大。9月份以來,金融危機對青海省的影響日趨明顯,據有關部門測算,四季度青海省工業增加值將減少約10億元,拉動全年增速回落約3個百分點,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增大。作為欠發達地區的青海,如何積極應對國際形勢,推進經濟平穩發展。
省經委主任張守成:青海是個資源富集的內陸省份,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尤其是進入十月份以來,盡管產品價格、產量、利潤均有所下降,但企業堅持不停產、不減員,總體保持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為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貢獻。
當前,雖然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對工業經濟的運行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黨中央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同時青海省也出臺了九項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雖然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依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政策就是一種機遇,經濟政策的調整,往往是對市場規則的一種調整,而市場規則的變化,又往往會開啟新的空間、呈現新的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政策機遇,把握市場趨向,保持正常生產,加快項目建設,促進企業發展。原材料價格的持續走低,正是企業開展基本建設、實施技術改造的有利時機,在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的同時,更要認真抓好生產經營,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降低成本,加大技術改造,努力減少非生產性可控費用支出,提高企業應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
隨著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和行業的整合重組,必將有許多企業家把戰略目光投入資源富集的青藏高原,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加強協調,為企業渡過難關、平穩運行排憂解難,為項目啟動實施、順利推進排憂解難,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千方百計促進經濟穩步發展。
主持人: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更是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關系到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西部欠發達地區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大通縣縣長張永海:大通縣是重點工業區,有10多家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近年來,大通縣積極推進工業經濟的發展,創新發展思路,延長產業鏈,擴大招商引資,推進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已形成集電力、建材、煤炭開采、鋁錠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縣域經濟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工業增加值37.72億元,增長17.72%。工業生產平穩運行,但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很大,除原煤、電解鋁以外,發電量、水泥等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繼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勢頭。
加速推進北川工業園區建設,盡快發揮北川工業園的經濟帶動效應。當前,北川工業園規劃已經審批,大通縣將以北川工業園為載體,整合北川地區的土地、水、電、煤等資源優勢,按照功能完備、集群布局、生態和諧的原則,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爭取力度,延伸產業鏈,讓園區經濟拉動縣域經濟發展。依托駐縣企業延伸產業鏈和開發利用縣內豐富的各類資源兩個方面做好招商引資,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協作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群體。依托電解鋁、能源、化工、機械制造特色和優勢工業在電解鋁及其精深加工、化工產品、石英制品、新型建材等延長產業鏈方面開展招商。以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為基礎,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發展森林生態、民俗風情、觀光旅游和“農家樂”等特色旅游業方面開展招商。利用石英石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開發礦產資源和做精做細石英產品等方面開展招商。發揮縣內油菜、馬鈴薯、蔬菜、蠶豆四個作物和牛羊肉等畜產品的比較優勢,在農畜產品加工,蔬菜保鮮、倉儲、中介服務等方面開展招商引資,發展農畜產品深加工業和包裝工業。
主持人:青藏鐵路的開通,打通了中國由西到東新的經濟循環體系,運營兩年來,為推進青藏兩地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運營這樣一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顯然不僅是安全上的巨大挑戰,而且青藏鐵路格爾木到拉薩段年虧12億元,這個引起世界驚嘆的工程,今后的運營將面臨哪些問題。
青藏鐵路公司總經理朱明瑞:青藏鐵路總投資300多億元,全長1956公里。由于環境與技術等問題,鋪就難度極大,至全線通車運營,時間跨度長達48年。截止今年8月底,青藏鐵路公司共運送旅客1577萬人,運送貨物6236萬噸。運輸成本的降低提高了青藏商品的價格競爭力,促進了青藏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2007年,西藏自治區國內生產總值342.19億元,增長了14%。青海省國內生產總值760.96億元,增長了12.5%,均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創造了10年來最大增幅。兩年多以來,青藏鐵路創造的社會效益遠遠大干經濟效益。
目前,青藏鐵路區別體制內發展,正在體制外摸索一條獨特的效益路徑。
2005年底,青藏鐵路開通之前,私募風險基金TGZ partners投資公司所成立的國際聯合列車公司即與青藏鐵路公司就合作項目簽訂了協議。按照計劃,青藏鐵路公司與國際聯合列車公司以51:49的股份比例組建合資公司經營旅游列車,初期投資2億美元,由外方出資采購客車。項目實施初期計劃將隔天發車一趟,每趟列車搭載乘客88人。青藏鐵路沿線23處國家級旅游資源,以及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193處普通級旅游資源將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地域文化最神秘的旅游帶。
除了在鐵路旅游上的嘗試,加快網絡化運營建設,提高運量、提升經濟效益是主要思路之一。目前400多萬的貨運量還遠遠沒有達到這條鐵路的設計量,同時青藏高原的鐵路建設和發展還在繼續推進。根據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國政府將以青藏鐵路為紐帶,修建西寧至張掖、格爾木至敦煌、格爾木至庫爾勒、格爾木至成都、拉薩至日喀則、拉薩至林芝等六條干線鐵路以及一些支線鐵路。這些鐵路線不僅把西藏東西南北與青海、甘肅、新疆、四川等省直接串聯,還將通過這幾個省份的鐵路干線將西藏全方位融入全國鐵路網中,規模效益將成倍增長。
主持人: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要求,青海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明確指出“要集中有限的財力向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傾斜,向城鄉群眾和困難群體傾斜,以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的問題的突破,帶動全省民生水平的整體提高”。
地處西部的青海,弱勢群體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更是倍受關注。
省民政廳廳長更陽:民政部門承擔著災害應急救助、城鄉經常性社會救助、基層自治組織建設、雙擁優撫安置、專項社會事務管理等五大項工作。
根據民政部門所擔負的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保障對象的基本生活和各項權益為目標,在優化解決民生的環境、提升解決民生問題的能力,凝聚解決民生問題的力量上下功夫。要做到“三創新”。即創新思維,努力實現“三變三解放”。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變單純務實為務實與務虛相結合,變平均用力為集中才智攻堅破難。
創新工作方式,極力做到“三樹三防”。樹立統籌兼顧的思想,防止顧此失彼;樹立統籌協調的思想,防止單打獨斗;樹立科學指導的思想,防止越俎代庖。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實績考核評價體系、獎懲激勵機制和督促檢查制度。
主持人:區域內公路網的建設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欠發達的青海,如今公路、村村通、高速公路網的架設是怎么樣的呢,請海東地區交通局馬永紅局長談談海東這個農業大區的交通現狀。
海東地區交通局局長馬永紅:農村公路是農村地區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近年來,海東地區始終將農村道路建設這項富民工程作為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點,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交通公共服務水平,并通過采取政府引導、財政加大補貼、地方籌資以及動員全社會和個人自愿捐資、群眾投工投勞等措施,走出了一條“政府抓、社會辦、群眾干”的大辦交通新路子,切實改善了東部農區的交通面貌。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758個行政村實施了村道硬化,受益人口達85萬人,占農業人口的63%。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率先在全省基本實現行政村道路硬化目標。去年,海東地區投入7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成為歷年來投入最高、建設里程最長、群眾受益最大的一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縣道為主動脈、鄉村道路為毛細血管的內暢外連、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告別了“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的出行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