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治史,熱情治生,本分做事,本色做人,當一個人可以很真實地活著的時候,就會很輕松。
——蒙曼
她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4月1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阿丘在節目里調侃她“32歲的年齡,320歲的學識,19歲的心態”。她嫣然一笑:“我的人生信條是冷靜治史,熱情治生,本分做事,本色做人,很呆板,不過很真實。”她就是蒙曼,在掀起了《武則天》風暴后,4月,她主講的《太平公主》也已錄制完畢,隨之而來的將是又一場“蒙曼浪潮”。然而,揭開史學家的嚴肅面孔后,真實的蒙曼,卻是那般的純凈、簡單,恍若鄰家妹妹般親切。
本分做事:
我的身份就是老師
蒙曼,1975年生,從小她就將目光定在“老師”上,并矢志不渝:“當老師是我從小的夢想,再給我一百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當老師。”蒙曼曾經有很多選擇機會,大學時的她成績優異,職業選擇上完全不受拘泥,然而,她畢業時很明確地選擇了留在母校中央民族大學的歷史系。
蒙曼理想的光源最初來自父母。她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當年,蒙曼一家離開老家平泉時,學生們來到她家,抱著門框號啕大哭,拉著扯著不讓老師走。那一聲聲稚嫩而又真摯的哭聲清晰地烙進了蒙曼小小的心里,給她上了人生的第一節“職業課”。
父母給了蒙曼人生的初次啟迪,而她一任又一任的老師,則真真切切地讓她感受到了老師的偉大。中學時的蒙曼屬于那種“不乖的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甚至一度逃學。要強的父母對她實施高壓,以至棍棒相逼。而蒙曼的一位物理老師,卻很理解地主動把教案給她看:“關鍵是你學會就行了,不管聽不聽課……”青春期叛逆的蒙曼就這樣輕易地被感化了,老師在她心中的地位,便日甚一日地高起來。所以,當夢想照進現實,她對這個職業倍加珍惜,格外努力。
可是,當蒙曼的學生可不是一件輕松事兒,用學生們的話說是“特別痛苦”。她指導學生寫論文,學生常常得修改三次、五次甚至上十次,一篇論文做完,桌上肯定堆滿了一疊疊的手稿。當她的學生又特別幸福,她給自己規定,在課堂上每10分鐘至少要讓學生笑一次。所以,盡管她的嚴厲出了名,但選她的課的人依然擠爆教室,以至于她開課時不得不限制人數。學生們就是這樣在“痛并快樂”中把蒙曼評為了“最有魅力的老師”。
聽完課,學生們都擁著問她:“平時應該看哪些書呢?有些書實在是太沒興趣了。”她揚了揚眉:“那你還看什么?丟一邊去!一本書翻過三頁還引不起興趣,就讓它哪涼快哪呆著去,強迫自己看沒興趣的書,多難受呀!”課間,有男生看武俠小說,她樂滋滋地湊過去瞟一眼:“哎,這書不夠味,比不上《水滸》豪氣、勁道!”男生不服氣地反駁:“《水滸》豪氣太過了,要不然怎么說‘少不看《水滸》’呢?”……十分鐘的課間休息,很快便會成為一場小小的辯論賽。
一次,一個女生受到感情的困擾,發短信向她求助。那時已是晚上九點多,她正為一個項目忙得焦頭爛額,不過,她依然放下手里的活,請女生到她的宿舍,促膝長談直至夜深,因為擔心,她還讓女生留宿。擠在同一張床上,女生說:“老師,你身上有一種閨密的味道。”因為這一句,蒙曼咧著嘴,躲在被子里“咯咯咯”地笑了半夜。
因為愛,所以愛。11月11日,蒙曼會收到爆滿手機的光棍節祝福,節假日回短信更是使她回到手軟,她單身,卻不孤單,因為有這么一幫“小朋友”。
2007年11月19日,蒙曼登上《百家講壇》,成為該節目開辦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她主講的《武則天》深入淺出,觀點新穎,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創下了收視新高。蒙曼走紅了,各種邀請紛至沓來,而她卻一一婉拒:“我的主業是教書,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我愿意做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這是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如果讓我在兩者之間選擇,任何時候我都會選擇教書!”
本色做人:
樂了吧?樂了就好
蒙曼有時直率得有些固執。因為主攻文史,她的古文修養很好,時常會在講課時“賣弄”一番。習慣成自然,她的這種習氣也帶到了《百家講壇》上。有觀眾不樂意了:“說得這么繞口,怕人不知道她是大學教授呀?”蒙曼也不介意,笑笑:“我是自然而然說出來的,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朋友們勸她:“算了,你還是直白點講得了,反正你也習慣將武則天說成‘野蠻女友’,多用網絡語言,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團和氣多好!”可蒙曼直搖頭:“那可不行,習慣改了,將來我的情書你們可就破譯得了了!”
其實蒙曼沒說假話,主持人阿丘在采訪她前,秘密收羅了一堆蒙曼早年寫給媽媽的信件賀卡。一張張紙片上,都是她爺爺的爺爺那代人才說的話:“賢慈亦難當,只看錫熊丸補寒裘,替癡兒劬勞半世,春暉何以報,唯有折月桂舞斑衣,為阿母添壽五十……”面對“證據”,蒙曼得意洋洋地總結:“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章讀書,做任何一件事,我只按照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
蒙曼在銀屏上的典型形象是:短發、框架眼鏡、灰色套裝,觀眾點評很土,很難看。有記者便好心提醒她:“現在流行包裝,所謂三分長相七分打扮,你是明星學者了,是不是可以改變一下風格?”蒙曼當即樂了,指了指自己:“實在對不住,我今天不小心又戴了框架眼鏡,穿了灰色衣服。其實我比較喜歡這樣的東西,大家說難看也好,別具一格也罷,就這樣了。我不是什么名人,犯不著窮折騰自己,我要的就是這份隨意。”
因為直率,朋友們也樂于在她面前直言不諱。節目播出的第一天,蒙曼的一個朋友就打電話給她:“曼曼啊,你怎么穿成那個樣子了?講課時在胸前亂七八糟地比劃什么呢?纏毛線啊?真讓人受不了。”蒙曼“狡辯”:“沒辦法,小時候天天幫媽媽纏毛線的后遺癥,可愛吧?”電話那端的朋友哈哈大笑,蒙曼也跟著笑:“樂了吧?樂了就好,聽講座嘛,也就圖個輕松樂呵!”
32歲的副教授,《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主講后又創節目收視新高,被挑剔的節目編導稱為“為講壇而生的主講人”,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讓蒙曼自豪良久。
“上《百家講壇》真的沒什么,多了一份工作,認識了很多朋友而已,我也得到了很多動力。”因為心思簡單、真實,所以,躺在《百家講壇》這張“魔鬼的床”上,蒙曼依然睡得安穩,一點也不覺得痛苦:“馬瑞芳先生曾說《百家講壇》是‘魔鬼的床’,一定要讓學者把歷史講得深入淺出,有故事性。不過,因為我并沒當講壇是特例,需要特殊對待,所以適應這個講壇的過程我并不痛苦,我在學校怎么給學生講,在講壇上就怎么給觀眾講,基本沒有區別。”
與成名相伴而來的自然是各式各樣的非議,蒙曼也沒能逃脫這個“慣例”。諸如“小眼睛、齙牙齒、狐貍臉,亂七八糟的手勢,又老又土的裝扮……”蒙曼的母親受不了,阻止她錄制節目:“咱們以后不上電視了,不能讓人家這么說啊!”蒙曼調皮地拍拍母親的背:“那您把我裝進套子里不見人得啦!要不,收回您肚子里重新加加工?別人只是隨口說說嘛,你干嗎這么小心眼呀!”
風行水上,隨性自如,這便是蒙曼。
本性活法:
不好意思,耍了點大牌
褪卻職業裝,生活中的蒙曼全然不同。她生動、鮮活、明快、矛盾而熱情地活著。
她是有名的“路盲”。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畢業后又從教六年。按理,中央民族大學的每個角落,她都應比自己的家還要熟悉。然而,蒙曼極其害怕別人問路。一次,一個新生攔住她問:“請問,一號樓在哪?”她憋了半天,還是搖了搖頭,那人看見她手捧一大摞書,很驚訝:“你不是這個學校的嗎?”“啊?不是的,不是的!”她慌亂作答,倉惶逃走。
2007年3月,在錄制《武則天》前,蒙曼提出了一個要求:“每次進出演播室,得專人接送。”編導大為不解:“這是什么要求?從央視大門到演播室,也不過幾百米而已!”倒是熟知她習性的學長孟憲實講出了實情:“她是個大路癡,演播室在地下,又繞了幾個彎,她一個人是走不進來也走不出去的!”一席話說得大伙“哄”地笑開了,她撓撓頭,也跟著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耍了點大牌!”
身為著名的“大迷糊”,蒙曼對數字更是毫無概念,丟三落四那是常事。她名下僅有的一張銀行卡就是工資卡,但她永遠不知道卡上有多少錢。有好幾次,她去商場買東西,刷卡付費,卻被告知“余額不夠”。把鑰匙鎖在宿舍里,手機、U盤不翼而飛更是常事。
2007年12月24日,一家報社記者采訪她,正當記者對她嚴謹的治史態度萬分欽佩時,蒙曼接了一個電話,放下電話后她抓住記者就問:“銀行賬戶是什么啊?”這個簡單得不值一問的問題把記者嚇了一跳,條件反射地“啊?”了一聲便呆住了。沒辦法,蒙曼只好又問了一遍。這下,記者才明白她是真遇到“難題”了:“是有人要往你的賬戶上打錢嗎?那是銀行卡或存折上的一長串數字,實在不行,你讓人幫你弄吧!”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粗線條的、大大咧咧的蒙曼,感情卻細膩得令人無法想象。她愛貓,收養流浪貓,還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為貓“爭取權利”,是學校里有名的“愛心大使”。
學生們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今年3月剛開學,蒙曼這個“大迷糊”又忘了帶飯卡,來不及收拾教具,她急匆匆地走到一個學生面前:“快,借你飯卡用用。”學生早就聽說了這個“名老師”的丟三落四,很“慷慨”地說:“沒問題!我請您吃飯!”蒙曼也不說話,只是笑瞇瞇地跟學生一同進了食堂。可打好飯,蒙曼一轉身就不見了。這可把學生們嚇壞了,四下尋找后,終于在食堂邊的一個角落里找到了蒙曼。她正細心地拿著買來的飯,一點一點地喂給一只流浪貓吃呢!后來,學生們有句流行語:“要找蒙老師,就跟著一只小貓吧,準行!”
一般人愛貓,或因為貓可愛可憐,或因為愛心所致,而蒙曼愛貓,卻有一套獨特的“歪理”:“我喜歡貓,因為貓獨立,它與人親近,但也有距離。”蒙曼欣賞貓的獨立,也將獨立定為自己的座右銘:“我欣賞獨立的女人,我希望自己也是獨立的。”蒙曼說到了,也做到了,求學,就業,工作,幾乎全是她獨立自主的結果,一路走來,收獲滿滿。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崇尚獨立追求獨立的女人,生活上卻百般依賴父母。在家她什么也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典型的“公主”。見過她的朋友都這樣說:“蒙曼,你也太矛盾了,誰都想不到你在家會是這個樣子!”蒙曼笑:“在父母面前為什么要獨立呢?他們會不快樂的。你依賴他們,他們會覺得生命非常有意義!”
這就是蒙曼,一個聰慧的人,一個純凈的人,一個有同情心的人,一個貌似矛盾的人。在她身上,你會看到小眼睛、小鼻子、小體格,也會看到大智慧、大眼光!
(編輯/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