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筆者就當代青少年面臨復雜的網絡世界,深入地探討了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艱巨性,以個人教學經驗總結出了具有普及意義的德育工作經驗。
[關鍵詞]青少年 網絡 德育教育
未來幾年中,中國上網的主流將是青少年學生。互聯網對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在網絡環境中,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學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領域,認識世界的博大精深,結交許多不相識的朋友,可以觸及全球各地,觸及科技領域的最新知識。網絡還同樣伸向人的意識形態領域,觸及每個人的靈魂,對尚未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青少年學生影響更甚。網絡是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可以成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陣地,反之,則效果恰恰相反。在這樣的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應當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網絡的發展,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因勢利導,探索網絡環境下的德育新路。
一、網絡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網絡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德育現代化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當然,作為一種德育方式,網絡德育并不是和傳統德育方式相對立、相排斥的,而是在學生德育觀的形成過程中,二者相輔相成,結伴而行,互相生發,互相生成。所以強調網絡德育,并不是說傳統德育方式不好,而是說我們過去過多依賴于傳統德育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德育觀的生成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強調網絡德育的重要性,就是想找回學生在傳統德育方式指導之下,德育素養和人格素養缺失的那部分,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而發揮德育工作的核心優勢地位。
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性、虛擬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樣性、開放性等特征;對用戶來講,使用時又具有匿名性;再加上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擔責任、又好新鮮、追求刺激、自由時髦的特征。所以上網成為青少年學生最為時尚、最合口味的學習娛樂休閑方式。一些學者在青少年網民中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令人擔憂:承認自己“曾經”瀏覽過色情網站的占34.6%,承認“經常”去看有4.9%。其中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廢學業,對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害。因此,我們在分享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的道德法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二、網絡對新時期德育工作的要求
1.德育工作理念要有新的突破。一般來講新事物的出現在人們心理會呈現三個階段性特征:第一“好奇”階段。這時期人們對它抱著嘗試的心理對它進行觀察、應用,一直到熟悉了它的性能,產生穩定的情感(喜歡或厭惡等)。如果是好的產品或是有生命力的新事物,人們就會對它形成第二個心理階段即“趨之若鶩”階段。這時期人們對它抱著喜好的心理對它進行最大可能地應用,這個時期一般也是產品的完善期。第三“習慣”、“冷漠”期。這一時期只有穩定的消費者進行習慣性消費,感情逐漸趨向冷漠。中學德育工作者應該清楚的知道現階段互聯網在青少年心中正處于第二心理階段,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個特點,因勢利導樹立現代德育網絡體系觀。
2.德育工作方法要有新變化。在當今這個開放的時代,各種觀念、思想不斷碰撞,交互更新。對中學生這一不成熟的群體,進行適當的觀念灌輸是必要的。但一味灌輸勢必會適得其反,令人產生反感。特別是現在各種媒體以各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在占有我們的學生,如果我們的教育方式過于簡單,就不可能在一些錯誤觀念面前正確、有效地引導和占領我們的學生。所以,我們應積極探索新手段、新方法來推進我們的德育工作,特別是要把網絡等現代化媒體有效地利用起來。如利用網絡的虛擬性,大力開發旨在培養或訓練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網絡游戲和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素質養成的社會生活情境模擬的軟件(模擬法庭、模擬社區活動等)。在教學方面,教師更應該破除傳統,以生動活潑的討論、演講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代替沉悶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增強課堂吸引力;大力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風,讓學生們自主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教學上應加強道德養成方法的教育,實現“授魚”向“授漁”的轉變,培養學生養成“內省慎獨”的道德修行法,加強自律。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網絡虛擬性帶來的“不在現場不擔責任”的道德危機。
三、網絡優化德育手段、德育過程和德育環境,豐富道德生活
1.德育內容上網,積極對抗消極文化的影響。教育者要對德育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及時將一些鮮活的德育信息傳輸上網,特別是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傳統的德育素材變得形象生動,為學生們自主學習提供喜聞樂見的素材以及精辟的導讀評析等多種幫助,積極對抗負面的文化影響。這樣,我們就可以開辟一個德育新戰場,做到“網網有德育,事事有德育,時時有德育。”
2.德育活動上網,豐富網絡道德生活的內容。我們將學校開展的各項特色活動發表在首頁中,充分發揮網絡的互動功能,并做到隨時更換內容。通過網絡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社會、教師與社會之間的交往,使口頭說教轉化為精神溝通,增強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網上互動更容易突破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障礙,實現深度交流;成了溝通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心靈的一座橋梁,成了開展民主治校的一條通暢的渠道。
3.德育管理上網,以現代技術提高管理效能。我們要充分發揮網絡在德育動態和管理信息發布、德育科研、德育交流、宣傳表彰和輿論導向等方面的功能,讓這些資源達到共享,切實提高德育管理的效能。
網絡,讓我們的教育搭上了時代的快車,讓今天的德育工作更富有時代氣息。應該承認的是,在社會的大環境下,網絡德育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參與。我們欣喜的看到國家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網吧的治理和整頓,看到我們的孩子將會在這樣一個純凈的沃土里成長,這更堅定了我們開展網絡德育的信心。總之,學校網絡德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艱巨的挑戰等著我們。我們堅信,隨著我們對網絡的不斷學習、了解、認識,它終將成為德育工作的大舞臺。我們學校應形成有效的德育網絡體系,保持學校德育的有效性、實效性、持久性,為網絡時代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西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