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使其具備“政強為導”的政治素質;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使其具備“德高為范”的師德素質;加強教師的業務建設,使其具備“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把我們的教師隊伍建設成更能符合時代要求、更能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更能培養出21世紀的棟梁之材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關鍵詞]當前形勢 教師隊伍 教師素質
一支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在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會憑借他們自身的素養,贏得學生的敬重和欽佩,贏得家長的信任,贏得社會的認同。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著力建設一支適應素質教育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較高的業務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師隊伍,是當前極為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加強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使其具備“政強為導”的政治素質
列寧曾經指出:“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由什么來決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學人決定……任何監督、任何教學大綱等等,絕對不能改變由教學人員所決定的課程的方向。”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政治思想是多么的重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在全面實施素質的關鍵時期,教師擔負教育和培養祖國下一代的任,他們的政治素質,將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培養的質量,關系到我們民族精神文明和整體素質的提高,關系到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為此,我們加強教師的政治思想建設,就必須要求教師以“科學的理論引導、教育、武裝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完成培養21世紀具有“四有”新人的崇高事業;就必須要求教師對社會負責,深入學習、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認識到:教育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就必須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必須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必須要求教師具有很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具備較高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政策水平。由于教師在較強的政治素質、過硬的政治頭腦的指導下,在當今教育的大舞臺上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同時,加強教師的政治思想建設,還必須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樹立科學的發展觀,開拓素質教育的未來。
二、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使其具備“德高為范”的師德素質
師德是教師為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自我學習、自我鍛煉、自我完善職業道德的過程。師者,人之模范。和社會上其他職業比起來,“教師”這個職業對人的品行風范要求最為嚴格。因為教師勞動的對象不是土地、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師的品行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德高為范。師德素質不高,不僅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使學生從心理上疏遠老師,并在行為上排斥老師,老師的說教也會在學生心目中“貶值”,教師首先要有一個高尚的靈魂。
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一是要求教師認真學習《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明確教師的職責,確定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為人師表。二是要求教師處處為學生做出表率,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要求學生遵守、做到的,首先教師自己就要嚴格地遵守和做到。三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教師就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態度,教師就要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和對事業的責任感;要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教師就要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關系,具有團結、理解、幫助他人的良好品行;要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教師就必須處處以身作則,講究儀表美,衣著整潔、大方,語言文明禮貌,待人和藹可親。正如加里寧所比喻的:教師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不斷地盯著他……“無德無以為師”。作為教師,比其他任何職業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更加高尚美好。
三、加強教師的業務建設,使其具備“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
“政強為導”、“德高為范”固然重要,但學高才能為師。教師肩負著培養未來事業接班人人的重任,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就難以造就合格的“四有”新人。為此,在當今教育飛速發展,競爭、挑戰日益激烈的時代,對教師的學問、業務技能的要求也更高了。
一是要加強知識的積累與更新。作為當今的教師更要時刻牢記“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的道理。堅持不懈的積累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的知識體系,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的文化知識,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功底;同時也要具備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積極主動地吸收其他學科的知識,才能實現培養未來多層次、多規格人才的目標,才能使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汲取當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信息、教育動態,能夠更好地駕馭所教學科。
二是要加強教師培訓,樹立繼續教育的觀念。大力提倡教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完成學歷達標,達到教育部門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培訓和繼續教育中,能夠不斷充實自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業務能力,這樣教師用真才實學去教育學生,讓學生真正佩服你。
三是要加強科研力度,在科研中推動教育教學的發展。教育科研是推動教育教學乃至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及時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加強學術間的交流,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學習與溝通,從而拓寬了知識領域。
四是要提高教師各方面能力,業務水平更具深厚。教師在注重知識的積累與更新、注重培訓和繼續教育、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語言能力、組織能力、指導能力、實踐能力、判斷能力、識別能力、創新能力等等,使教師向一專多能、復合型方向發展。
在當前形勢下,加強教師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師德素質建設的同時,也要不斷地加強教師的身心素質、審美素質等各方面建設,把我們的教師隊伍建設成更能符合時代要求、更能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更能培養出21世紀的棟梁之材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總之,教師要永遠把“學習、學習、再學習,充實、充實、再充實”作為自己的終身座右銘,使教師始終按照這一目標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十七大報告.
[2]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
[3]列寧選集.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第二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