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當注意自始至終要積極貫徹“主動性”原則。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論述了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首要,激發他們求知的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全過程的重要性。
[關鍵詞]科學教學 學生 學習興趣
當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全國逐步走向深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強化對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科學能力的培養,力求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和求知欲,引領學生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既要“讀科學”、“聽科學”、“記科學”、“看科學”,更要“懂科學”、“做科學”。若想實現上述目標,上好科學課是重要一環。
一、發揮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這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1.教師要注意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樂于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指紋一課時,我會在課前給學生講一個偵探破案的故事,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參與,就決無任何興趣而言,也就談不上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選擇具體事例,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誘導學生的學習思維意識,激勵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
2.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活動,運用“讀、畫、看、聽、想、說、議、演”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們在親身體驗中明理,讓學生自編、自演,達到趣中愿學,利用電教媒體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讓學生接觸大自然,了解身邊周圍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環境中樂于求學。
3.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也就是教師在備課時應做到各個教學環節都要考慮全體學生在干什么;考慮不同水平的學生;怎樣組織全體學生的學習活動等等。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是教學全過程,不能只停留在“激情導入”環節,而應立足于整個學習過程。例如我在“水的浮力”一課中,為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我突破教學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了課前留疑,課上以分組討論、競賽、個人搶答等形式來貫穿整個課堂,形成了人人參與的學習高潮。
二、培養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科學教學中注重問題意識地培養是由其目的和特點所決定的。科學學科擔負著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任務。其目的在于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志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受到科學自然觀、科學態度、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它是以我們周圍自然界中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為對象,對其進行研究來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在這些常見的事物和現象背后,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非常之處,因而對這些現象和事物,多問幾個為什么,往往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培養他們好問、多問、深問的品質,能有效地體現學科的教學目的,啟開他們心智的大門。因此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之不斷質疑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從有疑到無疑再到產生新疑,從而推動學生知識、能力、興趣的發展。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入門的先導,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部動力。除了趣味的教學內容和趣味的教學活動外,還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帶著富有趣味和價值的疑難問題去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從而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活動,使他們學會、發現探究科學奧秘的技巧和方法,啟發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大膽探索,激發學生興趣
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作為教師首先要盡量了解每個人的情況,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設探索活動的愉悅情境,耐心啟發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小學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學生的直觀思維還遠遠強于理性思維,他們感官上獲得的愉悅性能較有效的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教學要求強加給學生,而要把它轉化為學生內在的學習需要,積極創設愉悅的情境,才能給學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使學生無顧忌,敢想、敢說、敢為,敢于主動地、大膽地進行探索活動。例如:學習《空氣》一課,出示一個自制的熱氣球,當點燃中間的酒精棉后,熱氣球飛起來??吹竭@種現象后,學生的興趣頓時高漲,議論紛紛。此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問:“你們想到什么問題?”問題一提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熱氣球為什么會飛?”“是什么力量讓它飛起來的?”“它能飛多高?”“怎樣才能讓它飛的時間更長一點”……通過觀察、討論,喚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了學生質疑的興趣,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索未知的活動。
新課標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其實就是把說話的權利,暢想的自由還給學生,而這仍然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適時點撥。作為老師,也要有更多、更廣的源頭“活水”,注入教學之中,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會敢說敢問,才能真正培養出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登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