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東打工的第一天,中午統一在公司就餐,每人一盤菜,在厚厚的一碟青菜上有幾塊油糊糊的魚。我看不出是什么魚,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嘗了一口,這一嘗大為驚奇,其味鮮美可口,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邊吃邊問做飯的阿姨:“這叫什么魚,這么好吃!”阿姨笑道 :“這叫塘虱魚。”來自魚米之鄉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魚,看來這是廣東的特產了。我以為這味道可口的魚一定很珍貴,是公司特地為歡迎我這個新來的員工做的,便心存了對公司的感激之情。
到了星期天,公司放假,就餐要自己解決。我仍貪戀塘虱魚的美味,想自己做來解解饞,便跑到附近的菜場去買,到了水產攤,我挨攤地問:“有塘虱魚嗎?”
終于有一家攤主不屑一顧地指了指水盆里的魚道:“那不有嗎?你自己不會看呀!”
我一看那塘虱魚像家鄉里的鯰魚,硬殼的頭,無鱗,黑黝黝的;鯰魚在我們家鄉是比青魚、鯉魚還要貴的,但鯰魚絕沒有這塘虱魚味美。我想:這塘虱魚一定比較貴的了,便小心翼翼地問攤主:“多少錢一斤?”攤主道:“兩塊三”。
“太貴了,”我還以為是二十三元,脫口而出。
“兩塊三你還嫌貴?那就兩塊錢賣給你算了!”攤主隨口說道。
“兩塊錢?”我簡直有點不信自己的耳朵,又認認真真地問了一遍,確實聽他說是兩元,才半信半疑地稱了一條。“一斤半,三元錢。”攤主把魚丟給我道。掏錢時我仍有些戒備之心,生怕攤主像我們老家的不良商販,有意哄騙外地人,故意把三元說成三毛,把三十元說成三塊,等你付錢時,他才露出真面目。誰知我掏了張五元給他,他居然找了我兩元錢。看來這美味的塘虱魚真是便宜了。
在廣東生活了一段時間后,我才了解道,這塘虱魚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它是從外國引進來的一種魚,適合廣東的水溫氣候,生長繁殖快,而廣東人對這種魚是不屑一顧的,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里是難以見到這塘虱魚的。可見在廣東人眼里,塘虱魚不僅不能登大雅之堂,連平民百姓餐桌都是不能登的。
我常常想,塘虱魚這般美味,比廣東人愛吃的那些蛇呀,穿山甲呀口感不知好多少倍,我也曾應廣東人之邀,在餐館里吃過蛇,那粗糙的肉質感覺比黃鱔差遠了,但廣東本地人為何對塘虱魚卻不屑一顧呢?無非是塘虱魚多的原因吧!自古就是稀為貴、多而賤,就像紅薯、蘿卜,就像那些從農村來廣東打工的外來工,因為多,所以很多老板都要讓他們每天一連干十幾個小時,一個月卻只給他們區區幾百元錢。
塘虱魚卻是打工者最喜愛吃的一種魚,因為它價格便宜而味美,因為它肥而不膩,這對平常油水不厚的打工者來說是進食和補養最好的選擇了。我曾問過不少從農村到廣東打工的農民兄弟,他們都說愛吃塘虱魚。
因為塘虱魚便宜而味美,每逢家鄉來了親友,我都燒塘虱魚給他們吃,他們吃了,都說這魚好吃,可問價格時,我卻含笑不語。
也因為塘虱魚便宜,所以我在廣東打工的幾年中,跳了幾個公司,雖換了老板和同事,但午餐公司里的份菜中,塘虱魚卻是熟客故知了。
所以,我每每看到塘虱魚,心中就有一番感慨:塘虱魚——我們打工者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