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家貧,糊口已是不易,好吃的自然不多,印象中最美味的下飯菜就是“燉雞蛋”了。
雞鴨魚肉的用來“燉”還差不多,何以一枚小小的雞蛋,竟用了一個夸張的“燉”字?可見拿這雞蛋當回事了。
待我做了母親,瘦弱的我奶水不足,我首先能夠想到給寶寶補充營養的就是這“燉雞蛋”。
“燉雞蛋”做法很簡單。說是“燉”,其實不過是“蒸”。 拿兩只雞蛋相互輕輕一碰,殼破,蛋黃蛋清呼啦滑入一只厚實的白瓷藍花大碗里,然后用筷子打成液態,蛋黃蛋清渾然一體,黏黏稠稠的,再放入一點細鹽,幾滴香油(麻油最好),適量添些清水,攪勻,待米飯開鍋,潷出米湯,將白瓷藍花大碗端正置于鍋中米飯之上,蓋上鍋蓋,到灶下添一把柴火,飯香蛋熟。
用雞蛋羹拌飯,寶寶尤其愛吃。寶寶聞著蛋羹的香氣就食欲大開,迫不及待張口接食,一勺又一勺,大快朵頤,弄得滿下巴都滑滑膩膩的。香甜咸淡溫熱適度且質若豆腐腦的雞蛋羹拌飯,很快把寶寶的肚皮喂得溜兒圓,不用擔心會撐著寶寶,雞蛋羹易于消化與吸收,很快就轉化為營養,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快樂成長。
現在的小孩子,最不讓人省心的就是吃飯問題。琳瑯滿目的高級代乳之類的營養品弄刁了寶寶稚嫩的胃,寶寶感覺吃什么都不情不愿不開心不滿意了,不知道如今年輕的父母有沒有嘗試過用雞蛋羹喂之呢?
“燉雞蛋”如今已經是再家常不過的一道佐餐小菜。有時候,我一個人在家,懶得煮飯,干脆用清水來蒸——程序如法炮制,不同的是將攪拌均勻的蛋液放在電飯鍋里,清水蒸之,真正的“蒸雞蛋”了。
對著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雞蛋羹,想起萬點鵝黃的春色以及艱辛曲折的往昔,不由自主地感慨一番,舉起小小的湯匙,舀起滑滑嫩嫩的蛋羹,一勺在手,顫顫巍巍的,美味未及入口,垂涎已經三尺……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在手上在唇邊啊!
美味清蒸雞蛋羹,萬點鵝黃顯精神,可口宜人最本真,養眼飽腹又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