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明確規定生鮮乳收購市場準入制度
開辦生鮮乳收購站須取得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許可 生鮮乳收購站須符合建設規劃布局,有必要的設備設施,達到相應的技術條件和管理要求;生鮮乳收購站應當由乳制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或者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開辦,其他單位與個人不得從事生鮮乳收購。
規范生鮮乳收購站的經營行為 生鮮乳收購站應當按照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對生鮮乳進行常規檢測,不得收購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生鮮乳,并建立、保存收購、銷售及檢測記錄,保證生鮮乳質量;貯存、運輸生鮮乳應當符合冷藏、衛生等方面的要求。
加強對生鮮乳收購站的監督管理 價格部門應當加強對生鮮乳價格的監控、通報,必要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組織有關部門、協會和奶農代表確定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并組織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對生鮮乳進行監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結果。
對監管部門的職責和法律責任
做的三個方面的規定
1、明確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并對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提出嚴格要求。條例規定,畜牧獸醫部門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管理。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乳制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管理。工商管理部門負責乳制品銷售環節的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乳制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衛生部門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組織制定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
條例規定,監管部門對乳品要定期監督抽查,公布舉報方式和監管信息,并建立違法生產經營者“黑名單”制度。
2、嚴格領導責任。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對有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有領導責任的負責人依法追究責任。
3、明確監管部門不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監管部門不履行條例規定的職責、造成后果的,或者濫用職權、有其他瀆職行為的,由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對其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