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日子以來,很多刊物上對“地中海飲食”推崇備至,認為吃“地中海飲食”可以延年益壽,尤其是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最近,筆者又讀到一篇西班牙研究人員著文,他斷言:堅持地中海飲食方式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比其他人群要少83%,對治療也有裨益。
2型糖尿病由于全身血管病變,可損害心、腦、腎、眼等臟器,易于引起感染,甚至因并發“糖尿病足”而截肢??墒?,沒聽說過地中海沿岸有“長壽國家”,用科學研究強調的“循證醫學”的要求,吃“地中海飲食”對2型糖尿病人有好處的說法,尚無充足依據。
所謂“地中海飲食”的食譜主要包括魚、谷物、蔬菜、水果、堅果和橄欖油,通常配有適量紅酒,而肉和奶制品很少。按這個食譜,奶制品很少就不好。奶制品應是獲取動物蛋白質和鈣的主要來源,尤其是鈣,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一般成年人每日應攝入鈣800毫克,青少年應為1000毫克,孕婦和乳母則高達1200~1500毫克。
筆者曾到兩家西餐店吃過準“地中海飲食”,每次發現只有一只小面包或小蛋糕,蔬菜極少,奶制品極少。作為一名老年人,食量本來就小,竟還是吃不飽。糖尿病人應多吃蔬菜,區區幾片生蔬菜顯得很不合理,對健康人也不適宜。
過去,提到長壽國家,很多人想到北歐經濟相當發達的瑞典、挪威和芬蘭三個小國,這幾個國家的平均壽命居全球前列;也常有報道說中亞地區百歲以上長壽老人多,這些老人吃什么呢?羊肉、羊奶、水果特別多。近年來,日本人的平均壽命追了上來,日本經濟發達,奶制品和深海魚吃得很多,重醋少鹽,且醫療條件好……
筆者不那么贊成“長壽飲食”的片面說法,人的疾病和壽命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跟種族、基因、生活方式等都有關系。我也不贊成對吃肉的偏見,以江蘇如皋來說,百歲以上的老人達到250多人,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有關標準,百歲以上老人如超過萬分之一,就可稱為長壽鄉,如皋城鄉人口145萬,大大超過這個標準了。如皋人在飲食方面有的愛吃素,有的則愛吃肥肉。
可是現在不少人把肉食列為“另類”食物,有的文章甚至顧慮重重地稱“瘦豬肉也是高脂肪食物”。
肉類的膽固醇含量確實高了一些,可是人體的膽固醇主要是肝臟自身制造的,外源性膽固醇只居其次,且食物中攝取多了,肝臟制造就少;食物中攝取少了,肝臟制造就多,這個事實早已被科學家證實。
畫家丁聰年愈九旬,他對采訪者風趣地說,我愛吃肉,不愛吃魚,因怕魚刺。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長得胖胖的,只活了41歲,父親梅竹芬只活了26歲,梅蘭芳是1961年患心肌梗塞去世的,虛歲只67歲。梅蘭芳生前飲食謹慎,還有名中醫長年關照,祖孫三代的壽數竟這么短!由于當時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診斷標準、診斷手段跟現在大不相同,筆者雖沒有證據,卻懷疑是否跟糖尿病有關。梅的好友俞振飛特別愛吃肉,在上海昆劇院是出名的,他多次興高采烈地向學生們介紹心得:“肉粽蘸白糖,其味無窮”;到了耄耋之年,還常登臺作示范演出。應邀去香港演出時,邀請方早已在賓館為他準備了精制的大蹄。1993年他以92歲高齡“無疾而終”,并不是糖尿病、心臟病。如果不是“文革”時在“牛棚”中受了10年迫害,壽數當不止此。
筆者絕無提倡“多吃肉”之意,而是認為應平衡飲食,不偏食,食物品種越雜越好。
如皋人長壽的原因很多,不能單從飲食方面找原因,還應提到勤勞、性格開朗、心地善良……有心人不妨到如皋東方人大壽星園游覽,參觀第一大壽星銅像,聽聽當地人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