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目前大學實踐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發生的成因出發,探討了我國高校教育的改革,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展現了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思域。
[關鍵詞]高校教育改革 實踐教學 問題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能否順利成長為一個復合型人才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及多年教育體制留下的積弊,我國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不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現象。這樣一來,學生觀念、能力、創新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直接制約了我國高校實踐教學作用的發揮及其進一步發展,并且導致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教育者深思。
一、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傳統觀念的制約。我國高校教育也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之一,深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育模式,習慣了“學校教、學生學”的傳統辦學形式。如今,教育形勢不斷變化,實踐教學的優勢不斷凸現,但辦學者仍輕視這一教學環節,保守地堅持傳統的方式,致使實踐教學難以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實踐教學體系的不完整制約了其實施。一直以來,我國的高校教育都以理論教學為主,輕視實踐教學,沒有將其擺在應有的輔助位置上,忽視了其作為理論教學一個環節、一個補充的作用。這一點在文科專業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文科專業多以理論講述為主很少需要通過實驗或實習等手段輔助教學,因此文科專業的實踐教學功能普遍弱化,十分缺少甚至取消了實踐教學內容,更談不上什么教學經費和教學設施,進而導致了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輕課外的傾向。由此一來,學校的教學工作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創新素質不高,動手能力不強,適應社會能力不強。
第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落后制約了其發展。目前,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以及項目課題研究教學法,在國外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這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我國的高校并沒有獲得普遍的認同,運用的效果很不明顯。目前,以灌輸為主的教學仍占有重要地位,所謂的案例討論或課題研究教學形同虛設,不過是走走形式罷了。再加上教育經費的緊張,以及生源的不斷擴大,多數大學無法挪出資金來改善學校的教學硬件,采用新的教學手段,致使傳統的教學方式始終占據重要地位。
第四,實踐教學水平低制約了其發揮。目前,雖然高校教師的學歷不斷攀升,年齡優勢不斷凸現,卻仍沒有改變高校實踐教學水平偏低的現狀。一方面,這些年輕教師本身就是傳統教育的產物,思想觀念還沒有轉變,本身就缺乏銳意創新的盡頭,再加上職業思想不夠穩定,很難下功夫去進行實踐教學,很多都是為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沒有經過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畢業后就直接走上講臺,缺乏科研實踐,動手能力不強,實際經驗不足,根本不足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實踐。
第五,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制度制約了其進步。長期以來,高校都采用以學習成績為主的人才培養考核評價體系。這樣一來,創新成果和創新水平的獨特性無法凸現并獲得公正的評價,致使學生缺乏創新的動力,進而導致其能力不斷下降。而且,高校缺乏獨立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大多數都沒有制定專門的實踐教學考核辦法和考核標準,就更談不上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了,將學生參加學術報告、小發明、小創造等各種學科競賽活動都歸于業余愛好,基本上不給予相應的學分和獎勵,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創新積極性。
二、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第一,積極轉變觀念,重視高校的實踐教學,建立完整和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首先,改變過去理論教學一統天下的局面,適當壓縮一些理論教學課時,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一般不能低于30%,最好是占50%。其次,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環節,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包括教學實驗、實習課程設計、業務實習過程實踐、調查、課外活動、科研訓練等,由此強化實踐教學的作用。最后,還要通過制訂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計劃來統籌安排,使其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作用。
第二,積極更新實踐教學內容,適應教學形勢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教學的內容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高校應積極鼓勵和組織專家教授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政策以及科技發展的新成果編寫新教材或講義,并按照社會對各類專業人才的就業素質要求、學歷層次、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和拓展實踐教學內容,以此來不斷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滿足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第三,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應下大力氣建設,以適應實踐教學的需要。目前,我國高校的年輕教師大多缺乏教學技能與實踐經驗,因此十分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教師職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加強他們的職業道德和技能。而且,基于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應不斷提高,應在走上教學崗位后仍接受繼續教育,因此學校應定期為在職教師提供一次帶薪學習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此外,應加強教師與外界的交流與聯系,增強其與同行或相關行業的互動:一方面可聘請知名高校實踐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職教授,定期對教師開設講座,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可聘請公司、企業實踐能力強的專家與青年教師共同擔任學生實踐指導教師,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第四,新型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應及時建立,以重視和加強實踐教學的作用。在教學評價上既應重視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也應重視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既重視理論知識考試,也應重視實踐動手能力考核,理論測試成績應該與實踐能力考核成績同等對待。比如: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小發明、小制作等,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都應該根據工作量的大小、質量的高低給予相應的學分,計入實踐能力考核成績中,這樣不但保護了那些具有創新能力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校更客觀、更全面、更切合實際地評價和考核每個學生。
第五,大力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以適應實踐教學的需求。實踐教學不但需要各種軟件上的支持,更需要的是硬件上的幫助。高校應加大經費投入,通過校企合作共建等多種形式,建設各種校外實踐基地,以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此外,還可投入適當的經費建設校內仿真型實踐基地,完善各類模擬實驗室,改善其實驗條件。此外,高校之間還可建立資源共享平臺,組建高校實驗中心,緩解各自的經費壓力,以營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鼓勵學生把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挖掘和保護學生的創新力和動手能力,爭取最大限度地發揮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有效開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含芬.學校教育管理系統分析[M].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冒榮,劉義恒.高等學校管理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習參考資料[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