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語言教學模式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重點轉向以學生參與和技能發展為重點。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內英語教學中逐漸被廣泛運用,這對于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 小組合作學習 策略方法 注意事項
一、引 言
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一系列學習活動,并達成其目標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這種理論于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到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在世界迅速傳播,被人們譽為“近十年來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國基礎教育正處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改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近年的英語教學中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正如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里斯和福茨在其新署《教育改革研究》一書中所言“合作學習如果不是當代最偉大的教育改革的話,那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
二、傳統意義上的初中英語教學存在不足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模式是以集體授課為主的班級授課制。不可否認班級授課制雖然在知識傳授方面有整體授課人數多和花費時間少等優點,但其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束縛著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而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經常獨自一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他們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語法,組織學生機械操練,通常情況下是教師臺上問,學生臺下答, 而忽視對學生語言行為和實際交際能力的訓練, 學生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這種教育缺乏個性,缺乏靈性,缺乏人性。這樣學生只是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更談不上是交互的,使得學生自主語言實踐機會明顯不足。同時教師普遍存在著偏重英語語言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和實際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極大地制約了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初中英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現實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我們知道,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社會的主人,因此必須具備社會主人的主體性。所以,首先使學生在小集體中相互適應,通過適應這個小集體,逐步過渡到適應大集體,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在初中英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它是以學生參與和知識發展為重點,以信息論,交際論和語言習得論為理論依據,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進而改善課堂內的氣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識品質,并在小組合作學習實踐中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主、自強的精神,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最終雙方受益,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
合作教學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開放型課堂教學結構,它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不自覺的獲得鍛煉并得到發展。其具體方法主要表現為:
1.合作前期準備。為了使得課前幾分鐘的“small talk”更豐富多彩,教師事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組長在課前組織組員進行集體加工,然后在課堂上采取小組代表演講或集體表演等形式進行。這既可以培養學生運用外語的能力,又可以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2.小組合作表演對話。在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為了小組的榮譽,每個學生都不甘落后。一般來講,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喜歡承擔內容復雜的角色,英語差的學生也會全力以赴地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后,教師根據各小組的表演效果,進行客觀的評析,并為表演有欠缺的小組分析其原因,爭取做到下次表演有更大進步。
3.合作完成作業。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提倡改變過去單一的作業形式,力求作業的多樣化。比如:聽寫英語單詞和短句、寫英語日記、閱讀英語讀物、制作英語卡片、設計英語手抄報等。以前這些作業學生可以單獨完成,但小組合作后完成的效果會更好。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會深刻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喜悅,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作業的樂趣。
4.合作學習單詞。詞匯學習一直是英語學習者的攔路虎。因此,教師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先把語音好的學生和語音差的學生穿插的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組織各組學生共同學習單詞,最后進行小組競賽。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訓練量,又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結果就是平時害怕背單詞的學生在競賽中也表現的很積極,組員之間更是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和監督。
五、實施教學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1.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組內成員合作和組間競爭是合作學習的顯著特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建立互相信任和團隊合作的關系,使他們體會到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英語水平,而且還可以對合作學習英語產生濃厚興趣。
2.小組合作教學要采用多種手段。教師在指導學生做某個內容的練習時,要采用多種靈活的方法來取代機械反復的手段。比如,在學數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按順序數,或讓學生說出單個的數,或讓學生說出車牌、電話號碼等。
3.組織學生進行直觀教學。直觀法是起初階段教學很有效的方法。在起始階段學生年齡小、好活動,小組合作的直觀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啟發學生鞏固記憶,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興趣。所以要做到直觀教學,教師在備課中要花費些工夫。
4.教師要精心策劃小組合作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教學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分組活動的目的和要求,精心策劃分組活動的形式、內容、時間,準備分組活動的工具材料,課前對不同的學習小組布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
5.教師要合理的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要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使得小組成員認識到合作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以此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6.適當采用競爭機制。“競爭歷來被當作激發斗志、爭取成績的手段之一,在競爭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得到增強,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的效果有很大提高”。(章志光語)因此,將競爭機制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更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由于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面更廣,競爭更激烈,獲勝人數也更多,后進生也有了獲獎的機會,能體會到成就感。而且,這種競賽能在小組間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得到了英語語言的訓練,而且也懂得了團隊精神。整個過程都是學生主動學,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楊書平.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 承德職業學院學報, 2007,(3).
[2]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修訂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北京海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