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制經濟和法治經濟的根本區別在于是意志形成法還是意志服從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講的是法治經濟。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和運行客觀上要求實現從法制經濟向法治經濟的過渡。為了實現這一過渡,無論立法還是執法都應對法制因素予以抑制,發揚法治精神。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處于初級階段的實際,法制因素在目前仍有重要作用,但需要一個過程逐步實現從法制經濟向法治經濟的過渡。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經濟法治經濟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重視法制建設還是法治建設,在我國基本上處于混用狀態,而更多的則是側重前者。正確區分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而不是法制經濟,實現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法制經濟向法治經濟的過渡,對于更好地落實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因為我們只有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相結合,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才能更好的建設法治國家。
“法制”在詞典中的解釋為:統治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政權機關建立起來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是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方法和工具。“法治”在詞典中的解釋為:先秦時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張以法為準則,統治人民、處理國事,指根據法律治理國家。
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靠法制,運行靠法治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無論法治還是法制,都包含有法律的制定、執行和遵守三個方面的內容。二者的區別在于:(1)側重點不同。法治強調“治”,即依法治治理國家;法制則強調“制”,即法律制度的制定。(2)要求不同。法治要求確立法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貫徹法律至上,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統治者治理國家,其本質區別是統治階級的意志服從法還是意志形成法。(3)對應領域不同。法治與民主、自由等原則相互聯系和作用。是與“人”、“德治”相對應的范疇。而法制則是既可以與民主、自由、平等等原則相聯系,又可以和“人”、“德治”相聯系。它強調的是把統治階級的意志制定為法律,并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據。其中統治階級的意志有時不僅不能反映民主、自由等原則,甚至可以充當專制、特權的工作,成為權力的奴仆。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尋求利潤的最大化。市場經濟要求每一個市場活動主題都具有足夠的活力,都能自主的充分展現自己的活力,全面實現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價值。為此,市場經濟主體就會不斷尋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財產自由和契約自由等等。沒有這些自由,就不能成為市場經濟。但是市場經濟中的這些自由,不是能夠自我保護和保證的,它會受到來自多個方面的破壞,相對的市場經濟主體對自由的侵犯,自身對于自由的濫用,政府或者國家對于個體自由的侵犯。這三個方面有任何一個方面被放任,都可能毀壞整個自由。要制約其中的每一個因素,只有法律是不行的,還必須有法治。
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從法制經濟向法治經濟的過渡
1.在經濟立法方面
首先,應抑制法制中領導者的個人意志,發揚法治中的自主、平等原則和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
其次,應抑制法治中的利益性,發揚法治中的公平性。市場經濟要求具有自己的獨立利益,能自主地決策、自擔風險的主體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否則就不可能有市場的交易活動、市場的競爭、市場的優勝劣汰以及市場的各種共同規則,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自然也不會有市場資源配置的固有的功能。
2.在經濟執法方面
應尊重法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性和權威性。如果說在市場經濟立法中法制因素難以避免的話,那么在執法中則必須遵循法治原則,無論是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還是市場主體的活動力方式及其權益保障,或是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均是如此。
總之,考慮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和運行同步進行的特點,要在相對短的時期里,通過建立規則和秩序來規范市場運行,其中法制的抑制性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短時期內導致運行的某些不規范性往往不可避免。因此,在現階段強調對法制的抑制性,發揮法治精神,實現從法制向法治的過度就尤為重要。
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法制經濟向法治經濟的過渡需要一個過程
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法治必須有賴于市場經濟的長足發展。沒有市場經濟的引導和推進,法治很難在社會生活中取得其應有的地位。所以,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能僅僅視為是加強民主建設,更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上為法治所奠定的基礎。尤其是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在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礎上建立的,沒有經過完整的資本主義發展階段,重權威輕民主,重法制輕法治的觀念源遠流長。建國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一方面是這種觀念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的體現,另一方面使這些觀念被附加在某些社會主義的名下而得以存續。我國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的確立,新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向相應新概念的最終確立和鞏固,可以說是法治經濟得以確立和鞏固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的法治建設仍需要這樣一個過程。
總而言之,我們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法治建設,但是必須要經歷一個由從法制建設的過渡過程。
(作者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