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hotoshop是眾多圖形圖像軟件中的霸主,易用且功能異常強大,處理圖片舍我其誰。在這里,簡要總結一下筆者在工作中利用Photoshop的基礎功能所做的一點嘗試。
[關鍵詞]Photoshop 套索 曲線調整 線性減淡
Photoshop是美國Adobe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發布的具有強大功能的圖像編輯處理軟件,1994年9月,Adobe公司與制作Free Hand3.1的Aldus公司合并,使Adobe公司在印前領域有了更加迅速的發展,Photoshop升級加快。經過了Photoshop3.0、Photoshop4.0、Photoshop5.0、Photoshop6.0到最新發布的Photoshop CS2版本,它提供了色階、自動色階、自動對比度、亮度/對比度、曲線、直方圖、合并可見層等圖像編輯、合成工具,可以將3張編輯后圖像合成1幅圖像。新的功能令Photoshop的圖像處理能力更趨完善,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流行、應用最廣泛的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是迄今在Macintosh平臺和windows平臺上運行的最優秀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Photoshop設計可應用于圖像處理、圖像合成、圖像手繪、圖像特效、影視制作、廣告、包裝、印刷等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一、Photoshop的運用技巧分析
1.套索工具
無論是作為Photoshop的初學者,還是專業的圖形圖片設計師,在運用Photoshop進行圖像處理的時候經常用到各種各樣的圖片素材,而實際上我們往往只需要對圖像的特定部分進行操作,這就需要從整張圖片中選取我們所需要的區域,這就是選區。因此我們在用Photoshop進行創作時,基本上都要進行選擇選區的工作。對于不規則選區的選取,Photoshop中提供的選擇工具是套索工具,其中包括套索工具、多邊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三種。套索工具類似于徒手繪畫工具。只需要按住鼠標然后在圖形內拖動,鼠標的軌跡就是選擇的邊界,如果起點和終點不在一個點上,那么Photoshop通過直線使之連接。該工具的優點是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缺點是難以控制,所以主要用在精度不高的區域選擇上。比如在徒手繪制多邊形時,利用套索工具的時候只需要在工作區域中單擊,增加一個拐點,需要結束時雙擊鼠標,或者當鼠標回到起點變成小圓圈時單擊鼠標就可以了。
2.曲線調整
在景觀與人物現場拍攝過程中,有時往往受到光線等條件的限制,拍攝出的現場照片效果不盡如人意,有的曝光不準,有的反差太小,有的層次太少等等,在現場上無法解決。但Photoshop軟件因具有豐富的圖像編輯功能,因此常用來對現場拍攝的數碼照片進行處理。Photoshop軟件中曲線調整的基本原理打開圖像,調整曲線命令(或用快捷鍵Ctrl+M),出現曲線對話框。曲線調整的真正的原理是亮度值的重新分布,每一個像素都有其初始的亮度,可以把它調亮些或調暗些。如果能取長補短,那么問題就解決了。曲線調整在此時候就可以發揮作用,方法是按住Shift可選擇多個調節點,如要刪除某一點,可將該點拖移出曲線坐標區外,或是按住Ctrl單擊這個點即可。在圖像的任意地方添加調節點,單獨調節,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亮度色值區域調整,即可以提高亮部區的亮度值,降低暗部區的亮度值。如何確定調節點也是一個技巧性問題,當需要改變某個特定地方的亮度值而又不知道它在曲線上的位置時,可以把鼠標移動到圖像窗口,指針變成吸管模樣,這時在想要查看的地方點擊,在曲線上就會出現和這一點相對應的點。掌握了這個方法,就可以隨意而精確地調整圖象中任一點的亮度值了。
3.線性減淡
眾所周知,在處理痕跡過程中,會經常碰到痕跡的背景干擾,如報刊雜志、彩色印刷、包裝材料上的指紋、足跡、筆跡和印章痕跡,因受制于痕體上的圖案、文字和顏色的干擾,而影響我們對痕跡的利用。以前的傳統方法是采用分色照相和提高照相技術打光技巧的方法來降低背景對痕跡的干擾,或者使用昂貴的痕跡/文檢專業圖像處理軟件,如“恒銳”等圖像處理軟件來進行電腦處理,而采用痕跡/文檢專業圖像處理軟件處理的效果比常規的照相處理的效果要好。現在,利用Photoshop來的圖層混合中的線性減淡技術就能夠減少背景中黑色字體或圖案的干擾。其原理是利用黑色字體或圖案在RGB通道中都占相同的比例這一特點,選擇其中一個通道并反相,來和原圖像進行圖層的線性減淡混全,以達到將黑色字體或圖案減淡來凸顯痕跡。具體操作是,在原痕跡圖像中,打開窗口,分別點擊三個通道,查看每個通道上痕跡圖像的灰度圖像,選痕跡與背景反差最小的通道圖像,先在“圖像”菜單中“調整”中選“反相”,在“選擇”菜單中選“全選”,在“編輯”菜單中選“拷貝”,再打開原痕跡圖像的“圖層”窗口,雙擊背景圖層欄,將“背景圖層”改成“普通圖層”,然后再建一個圖層,選中新建的圖層,在“編輯”菜單中選“粘貼”,那么這時就有二個圖層,一個是反相的痕跡背景圖層,另一個是原始的痕跡圖層,在圖層的“混合”窗口中選線性減淡,達到將黑色字體或圖案中和減淡來凸顯痕跡的效果。
二、Photoshop的運用實例——細胞結構圖的繪制
晶體的細胞結構既抽象,又難于描述,利用Photoshop來繪制有一定立體感的晶胞圖形,有利于學者對晶胞概念有個比較直觀的印象能幫助其理解。下面將以圖所示的NaCl細胞為例,說明其制作過程。(1)新開一個層(Layer),用直線工具(lineTool)草描一個正六面體線框圖。(2)利用橢圓選擇工具(Elliptical Marguee Tool)畫兩個一大一小的球。大球為藍色,代表Cl-離子;小球為紅色,代表Na+離子。(3)復制14個大球代表14個Cl-離子;以同樣方法得到14個代表Na+離子的小球。(4)用移動工具移動各球,使其在layer層中六面體上分布如圖1所示。(5)將代表Cl-離子和Na+離子的28個球合并在一個層。(6)將連接各質點的連線改成有一定立體感的“棍”。首先,在剛才的合并層下,新開一個層,用矩形選工具繪制一個適當大小的矩形;然后使用漸變工具屬性面板中的Reflected Gradient按紐,并分別以白色和黑色為前景和背景色,從矩形中向兩側拖拉鼠標,使其成為中線附近亮而兩側暗的填充圖。(7)復制該層,調節“棍”的比例與角度,并調節各層的前后順序。(8)刪除Layer1,合并質點層與所有“棍”層。(9)為了加強圖形對比程度,可以在背景層中用油漆層工具填充適當顏色,再合并所有層,既得到立方的NaCl型結果,如圖2所示。(10)將大球所在層復制13次,得到圖中所需的。

總之,以上探討了Photoshop的一些運用技巧,當然Photoshop的魅力不僅于此,還有一些高級技巧這里就不再贅述。現在Photoshop軟件的強大圖形制作功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已得到深入,它在社會領域中的展示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美工工作者的青睞。但是Photoshop乃至整個計算機技術在社會研究領域中的應用還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進一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美工工作者的探索。
參考文獻:
[1]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Photoshop CS標準教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173.
[2]Adobe公司北京代表處.Adobe Photoshop7.0標準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128.
[3]張子齊,王龍華,桂鑒超等.Photoshop在數字化全下肢X線攝影圖像后處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40).
(作者單位:廣東韶關市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