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學習 興趣積極性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數學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它發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這一點我們每個教師都是深有體會的。現就此淺淡如下。
一、向學生展示“數學美”,使學生熱愛數學
喜歡數學的人,往往把數學看成是百花齊放的花園,每—個定理,每一個公式都是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小花。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數學美去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積極地去欣賞數學美,感受數學美,從而追求數學美。
二、通過提問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堂提問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可使學生思維逐漸活躍,思路豁然開朗,心情愉悅地掌握知識。
三、選擇生動、有趣的語言誘發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就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思維活躍;要增加教學藝術的吸引力和教學語言的感染力,使學生具有高漲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通過畫圖,引發學生的興趣
有特色的圖形能促進注意力的集中和刺激思維活動,加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直線概念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條直線,并一直向兩方延伸到黑板邊緣,學生頗感驚訝,會紛紛問老師畫這么長干什么,教師做出直線繼續向前延伸的手勢,接著講,這直線筆直伸向前方,穿過教室的墻一直伸向天空……學生頓時恍然大悟,興趣倍增,深刻理解了直線的概念。
五、 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是一門藝術,教師集編制、導演、演員于一身,無論是好奇心還是培養成就感,無一不與教學方法緊密相連,教學內容與方法不斷更新與變化可以不斷地引起學生新的探究活動。課堂上講授應做到深入淺出,有的放矢,氣氛活躍輕松,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興趣。
六、講課要留有余地,讓學生自己產生興趣
課講得“很仔細”、“很清楚”、“很具體”、“很全面”,那么學生聽課的時候,就不用思考,不用動腦,更不用探究了,就像一個長滿牙齒的少兒吮著母親嚼碎的食物一樣,毫無味道,甚至越吃越無食欲。因此,教師講課決不能講得“詳盡無遺”,而要留有余地,不把話說盡,就是要求教師巧設問題;凡是在問題的關鍵處、矛盾處、對比處、變化處、規律處、聯系處,精心設計問題,一定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使學生的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結合起來,使已學知識成為新學知識的工具,也力爭使學生不斷地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系,不斷地體驗思考的快樂、發現的喜悅和成功的自豪,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開展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或分組競賽等活動,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滿足和興奮;積極開展數學第二課堂,打破封閉式教學,使學生獲得外界的數學信息,引起對數學課本以外數學知識世界的極大興趣,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好方法。
(作者單位:河北景縣王千寺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