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物理學習 觀察能力 主動性
觀察能力是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種心理品
質,是在成長中通過學習逐漸形成的。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呢?
一、讓學生明確觀察的重要性
觀察作為一種物理學習能力,對于物理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觀察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物理學發展史上,不乏由于細心觀察與思考而導致重大發現的例子。伽利略由于觀察研究吊燈擺動而發現了單擺振動的規律,奧斯特因細心觀察而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作為物理教師,要重視對物理學發展史上成功觀察事例的介紹,同時要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說明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知識學習及科學發明和發現中的作用,教育學生要做觀察的有心人,激勵他們觀察的主動性。
二、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學中,有兩種常用的觀察法應使學生掌握。一是系統觀察法。它包括順序觀察法、分步觀察法和角度觀察法。如對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實驗的觀察就是這樣。第一步,先定性觀察電阻變化或電壓變化都能引起的電流變化;第二步,固定電阻,定量觀察電壓變化對電流的影響;第三步,固定電壓,定量觀察電阻變化對電流的影響。二是對比觀察法。包括異部對比、異物對比、前后對比及分類對比等。這是判斷哪一種因素對現象或過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為判明引起電磁感應現象的因素是否為原磁場的變化,就要用磁場雖強但無變化的情形與原磁場雖弱但有變化的情形對比,從而判明哪一種因素在電磁感應現象中起決定作用。
三、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的指導是一個重要因素。恰當而適時的指導,將會對學生的觀察起到積極的引導點撥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物理學發展史上因觀察不細致或觀察未與思維結合而導致與重大科學發現失之交臂的事例不勝枚舉。教師可以結合這些事例,通過觀察練習,對學生進行觀察品質的教育。
四、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此外,物理學研究對象的廣泛性,使得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找到可供觀察的實例,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由于這種觀察活動的對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并且由學生本人相對獨立地進行觀察,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對于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總之,物理學習,只有使學生學會了觀察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物理學習的水平。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市景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