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課程 語文教學 精彩
一、新課程的改革讓師生關系更開放
新課程的改革讓教師從過去作為“道德說教者”、“道德偶像”的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卸下了“至高無上”的“權威者”的身份,強調尊重、贊賞學生,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找回自信。如我在一次課堂上,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時,點了班上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開始這個小女孩站起來半天都沒讀出一個字,我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引導她——“你肯定行,老師跟你一起讀,好嗎?”“你先試試,輕輕地讀給老師聽。”“真不錯,聲音稍微響亮一點,同學們就都聽見了。”小女孩終于戰勝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朗讀了課文。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真心呵護,用“心”施教。
二、新課程改革讓學生個性更張揚
新課程的改革,把學生從“學生聽教師講”的枯燥課堂中解放了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再是等待被灌輸的“瓶子”,不再是老師的“應聲蟲”,而是“一團待燃的火”。
如我在教學課文的時候,先讓學生進行自由朗讀,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進行推薦讀、挑戰讀、比賽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不但興趣高,而且讀來更精彩。
三、新課程改革讓課堂評價更精彩
新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學生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強調建立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重視評價的激勵與改進功能。新課程提出發展性評價,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強調評價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發展,重視被評價者的主體性與評價對個體發展的建構作用。在課堂中,學生得到的不再只是教師的一方評價,更多的是來自小伙伴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有自己對自己的小小評價,課后還可以得到來自爸爸媽媽及其他親人的評價。學生在多元評價中更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自我,通過反饋促進自己改進,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勵學生發展的泵。
四、新課程改革讓作業批改更深入“生”心
課堂教學在得到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業批改也應該好好改革,讓它更好地為學生接受。我在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除了寫上“√”“ⅹ”以外,及時的寫上鼓勵的話或是畫上可愛的畫,簡筆畫可以是小花、小動物等,也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讓學生在每次翻開作業本都有驚喜發現。這樣有利于起到指導啟發激勵等作用,激發學生奮進。如對于優秀生,則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克服其驕傲、滯步不前的消極心理,促使其學習優勢得到順勢遷移。如:“你真棒!多看一些課外書對你很有幫助,你能做到嗎?”,“你的思路敏捷,不過得改掉‘書寫馬虎’這個毛病。”等等。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則以自己的耐心換取其“自信心”,以鼓勵的方式,指出其“閃光點”,點燃其希望之光,促使他(她)增強自信心。
(作者單位:河北衡水市桃城區河東辦事處郭程莊小學)